醫師專欄

Physician's Column

洪建德醫師

主治專長

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肥胖醫學|老年醫學|預防醫學|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甲狀腺/多曩性卵巢/黑棘皮症/妊娠糖尿病等糖尿病高危險群/厭食症/暴食症/尿酸代謝異常/痛風/男性女乳與泌乳症/骨質疏鬆症/減肥引起的合併症/醫學營養疾患/生長遲緩與巨人症/末端肥大症

 

歡迎您來「一七美生活診所-洪建德醫師門診」!

我們初見面會詢問您:糖尿病已經多久? 三高多久?

目前有服哪些藥物?現在各項檢驗數據是多少?以及有何病痛,與過去重要病史。

門診採預約制,貴賓請按預約時段報到,醫護人員會為您安排,請大家一定要依照預約時段的排序看診,遲到或無預約前來恐將影響大家的醫療品質。

新病人初診也請提早報到,敬請大家配合,謝謝!

糖尿病是終身的慢性病,所以需要有知識和技巧才能打敗它,請您虛心學習新事物。

因人體三高有負債效應的,也就是昨日以前所有的債,今日還是一樣存在,跟著我們的治療,血糖就能在數週內降夠下來,但是負債還要七年,才能避免心血管病的突發。

故每一天的三高要維持正常,不要讓它累積成為明日以及將來的負擔,所以要早期發現,立即治療。

我們會用藥很少,所以不要再盲目地減藥,但是血糖慢慢下來之後,您的藥物也會隨之減量。例如:本來吃一顆藥,可減成半顆,本來有打胰島素的就把劑量再打八折,所以藥物是固定的,但不是永遠都是同樣的劑量。

我們對於飲食的禁忌很少,您只要三餐正常、定量、均衡營養,不會過度衛教,最好吃飯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請追蹤「洪建德醫師個人臉書」www.facebook.com/hungchiente

請新進讀者從「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professor.diabetes.chiente.hung

開始閱讀「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https://reurl.cc/Z14e1V


閱讀完畢後,請往唯一社團進階班邁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1560471116458

因應貴賓想保留個人隱私,一七美生活診所亦特別提供洪建德醫師「預約制•自費門診」時段,預約制自費門診採一小時為一個單位。

「預約制•自費門診」,可以慢慢為您解釋內分泌等,以及您的各種營養與進食的複雜疾病,或者是疾病和營養,疾病與美食之間的關係;當然也包括:厭食症、暴食症,瘦身、減肥下不來,體型、體重不滿意…等等的問題。

了解更多➤「VIP預約制•自費諮詢」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延伸閱讀
白米飯降血糖揭密進食順序:肉-菜-飯▸▸https://reurl.cc/Q4kQV9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篇糖尿病前期的原因 

2019.4.24

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為什麼年輕人才20-30歲,為什麼糖化血紅素已經糖尿病前期?
因為當你多吃點心的時候,你就要多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分泌越多,你的胰島細胞越衰弱,因為精疲力竭,一天到晚都在吃東西,胰島很快的就會衰竭,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引起血糖過高時胰島素阻抗,因為你常常吃東西,或者大量的吃東西,身體的胰島細胞要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胰島素的分泌量很大之外,血清中整天的胰島素的濃度,也會比正常人高很多,比如我三十幾年前看病理中心的資料,發現當時台灣年輕上班族婦女,血清胰島素多小於2以下。現在,假如看我門診的資料中,很多人都20-30那麼高,所以顯示我們年輕人有胰島素阻抗的現象非常明顯。
胰島素阻抗,或者是胰島素衰竭,或者是兩個合起來就是糖尿病前期的原因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篇】 胰島素阻抗和血清中的胰島素濃度

2019.6.5

胰島素阻抗和血清中的胰島素濃度

血清胰島素是抽取病人血液,放置稱血清,再檢驗血清當中的胰島素。
正常人的胰島素空腹時候是很低的,代表胰島素的敏感度很大。
但是吃甜食吃多的人,他會分泌很多的胰島素,造成身體的胰島素阻抗。
因為身體會有一自衛機轉去減少胰島素的作用,以避免低血糖,久而久之,就變成血中要有很高的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的代謝運作,這時候就稱為胰島素阻抗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篇】如何減少胰島素阻抗

2018.8.11
現在看不見的地方 203

請大家耐心看胰島素阻抗

當時正在高的時候轉過來,並不是馬上就可以恢復正常,比如說這位新朋友,她飯後151,光吃了一片蘋果,結果就高到285,這表示自己的胰島素分泌已經非常的力竭了,以及胰島素阻抗非常的高,所以吃了一點點熱量的食物,結果就飆了上來,請注意要有點耐性!

PS:如何減少胰島素阻抗?第一個當然就是運動,第二個是不能吃升糖很快的食物,大家應知道含糖飲料烘焙食物絕對避免之外,勾芡以及磨粉的澱粉要大減。
此外避免上夜班或輪班的工作,避免晚睡,尤其是打麻將。

不良的飲食習慣也要改善,不規則的點心,吃進去的大部分多是升糖較高的,不均衡的營養,所以也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造成胰島素的阻抗!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4篇】白米飯降血糖揭秘

2018.6.7

白米飯降血糖揭秘

因為胰島素阻抗需要澱粉消解,米飯會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因為米飯配菜肉,均衡營養時,屬於超長效澱粉,可以維持血糖6小時不墜。
以上是與我在德國博士論文有關,全部都是實證醫學。
米飯因為全穀粒,澱粉原生的結構沒有被破壞。但是麵粉,即使全穀粒去磨粉,都沒有抑制升糖效果,一切都是幻覺 。
一定想吃小麥,我不反對,除非吃小麥飯。到過30年前南韓,就知道什麼是飼料,什麼是人類文明了,不要忘記,南韓麥飯是混有大米飯的。
幾乎所有醫學人與營養學者都押錯寶了!都誤認白米是精製,這就是因為我念了更多實證科學,其它比較生物學,食品學,食品加工學後,再來一次確認我博士時的主張是正確無誤。
我入行時,『見山是山』,退休前,『還是見山是山』,我主張始終不二如一。
我知行一致,自家男女老少吃三餐白飯。
我一所懸命,我沒有離開我當醫師崗位,去做行政官僚。

我醫療自始至今,始終如一,都是均衡營養,都是有教無類,1000次以上社會醫學活動,我不與人鬥,不獵官,沒卡位。我自幼每天唸書12小時,日日求精進,寫作趨千萬字,不應酬,不打妄語。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5篇】吃對順序很重要

2019.3.26

吃對順序很重要

肉(蛋白質類) → 菜、菇類 → 飯 → 水果

要完全把三樣食物分開,現在看這麼多朋友來做有點不容易,因為我們的飲食傳統是吃肉配飯的,所以為了要讓氨基酸在吃飯前15分鐘,就進入到人體內吸收,所以無論如何第一口、第二口應該吃進去相當分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6篇】如何運動?才會降血糖

2017.2.4

如何運動?才會降血糖!

過去都主張飯後不要運動,因為運動之後,所有的血液有集中到四肢的肌肉,造成腸胃道的功能會變弱。

可是現在糖尿病的新主張是:利用這個道理,所以腸胃道就吸收血糖的能力會變差,所以血糖就降了下來!
吃完飯,馬上運動才會大降血糖!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7篇】吃素必需吃豆仁或豆腐、豆乾類

吃素必需吃豆仁或豆腐、豆乾類

1.吃素的人不能吃麵製品,必需吃飯配豆仁或者是豆腐、豆乾類。

2.吃素的朋友吃豆製品要不就是豆仁,就是豆腐類,可以與米飯的氨基酸互補。

3.磨菇不能代替肉,吃素的人蘑菇之外應該還要再加豆類,就是大豆或者豆腐才能補充米飯蛋白質的不足。

4.吃素的人,不能先喝牛奶。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8篇】吃素食者為何不能先喝牛奶

2019.8.16

牛奶解密

最近這10幾年,有一批人士,他們瘋狂的反牛奶,以及牛奶製品。
我則是一位中庸不偏不倚,至中至正的營養研究者,以及國際飲食的研究者!
我沒有拿過哪一個單位公家,或是那個私人單位的任何補助,或車馬費,或研究經費。
我從1985年3月開始,做病人衛教先鋒,從來沒有推廣過牛奶,以前常常被營養衛教人員質疑,但是現在大家終於明白了,我才是中立的。

牛奶只是所有食物的一種,他缺乏很多營養素,當然他也含有很多營養素,尤其是還有很多的脂肪,佔熱量50%以上,他含有少量的蛋白質占18%,其它還有相當多的乳糖。
他的熱量也不低,它升糖的速度很高,所以美國糖尿病學會用來治療低血糖症,所以千萬不要先喝牛奶當作早餐,這樣子升糖等於是喝了一半糖水的意思。
許多人把牛奶當水喝,我在33年前的減肥門診當中,發現很多青少年和兒童的母親都一天提供兒子3公升以上的牛奶。
結果兒子變成圓圓的小肥豬一樣的身材,才來找我就醫,後來從飲食的問卷當中,以及問診當中知道,他們母親不知道牛奶是有熱量的。
我請他節制牛奶每一天200 CC之後,結果體重就緩緩會下降。

牛奶是含有高油脂的熱量,所以要適當的攝取,假如你對米飯那麼樣的在意,那麼你也應該對牛奶一樣要很在意才對,因為他也一樣高醣高油,還有30%的乳糖。
我在歐洲的時候,常會吃一點天然優格而已。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9篇】鹹餅跟甜餅,對於血糖上升是類似的

2019.3.27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81

在許多病人的心中,鹹餅是可以吃的,尤其是糖尿病人都喜歡吃蘇打餅乾,我在怎麼說都沒用,因為他們已經吃了30年,但是鹹餅跟甜餅,對於血糖上升是類似的。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0篇】你的身體想產生八仙粉塵爆嗎?

2018.6.25

自然界最好的能量來源就是五穀類,其中又以大米最好。當人類在最近這幾百年的歷史,改變了過去五百萬年人類的演化方程式algorithm 。

利用機器把五穀、根莖類,磨成很細很細100 mu的粉之後,人類的氣爆就每一天在身體發生了,吃進去這些磨粉的液體,血糖像喝葡萄糖一樣爆高了,是為新陳代謝科的八仙氣爆!

這時候身體偵測到有這麼高的血糖,馬上就死勁兒分泌了大量胰島素,但是在幾分鐘之後,血糖掉下來了,身體沒有再多餘的澱粉,所以就發生低血糖的大風險,是為血糖大震盪!

圖:吃白米飯吧?白米雖然被磨掉了15%的果皮,失去了許多纖維、水溶維生素、礦物質和一部分的油脂及脂溶性維生素,但是維持了米粒的原始結構,人類的消化液慢慢地分解成為葡萄糖,所以血糖不易上升。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1篇】到底碳水化合物要怎麼吃

其實哪一天543的飲食能夠登上重要的共識會議,但是均衡營養的原則還是不變,以及您到底要不要照顧您的心血管病呢?心血管病的預防需要40到70%之間的澱粉!

2019.1.15

不要吃磨粉的澱粉,就是保持長效澱粉的原來整粒或整塊,尊重病人自己的文化與嗜好,醫師不規定,是我一貫的主張。

為何我主張病人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因為我要尊重病人原來的飲食習慣,但是我不贊成一些543說法,因為實證醫學在很早以前就顯示,碳水化合物含量占一天攝食的50到55 percent的熱量時候,是活命最久,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就是小於40的時候,就開始上升。

相反地雖然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在喬士林糖尿病中心Joslin得到證實對糖尿病有益,但是大於70 percent的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確不好調配,而且也漸漸會上升死亡率。
其實光用%佔率來說飲食是不容易的,因為同樣佔率的飲食,內容不一樣,對健康的影響,也會不一樣。

但是以一般人而言,所吃的飲食,我還是建議要遵守世界各國的衛生部推薦,各個醫學會的推薦為宜,40-70%的碳水化合物熱量佔率。

大馬路不走,挑小巷或山路,搞不好就遇到魔神與野獸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2篇】吃飯時如何用掉最少的胰島素

2018.5.4

大家喜歡聽炫的,於是有人在幾年前,就說先吃菜,大夥兒一窩蜂跟進。其實50年來腸胃道激素研究成果,卻鼓勵先吃蛋白質類。

小女兒從小就是先吃魚、肉,再菜,吃很慢,一小時後最後才吃白飯,結果她用掉最少的胰島素,身材比較纖瘦。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3篇】錯誤的觀念

1. 許多病人都認為甜的食物,就是含糖高,不甜的食物就是不含糖,是極大的錯誤,因為含不含糖,是無法經過舌頭測試的,舌頭對不同的含糖量,是無法偵測的,因為不同的單糖和雙糖,對舌頭甜度的刺激截然不同,所以用舌頭來判讀升糖的高低,是毫無根據的,而且會誤導。

2.同一種水果,不管甜不甜,對血糖的影響是一樣的,所以水果甜不甜並不是會不會影響血糖的唯一標準,還要計算熱量。例如香蕉,較生、較不甜不的香蕉,和較熟、較甜的香蕉,只要是已經摘離的香蕉樹的,所含的醣量就不會改變,不可因為香蕉比較生、比較不甜,就大吃特吃 ; 同樣的,比較不甜的水果,例如芭藥,也不能肆無忌憚的攝取,糖尿病患還是要注意計算熱量才行。

食物不是靠舌頭判別可吃,不可吃!又是低醣的543論點,凡是食物都有熱量,都要有份量。沒醣的沙拉油可以整罐喝嗎?牛肉可以吃到飽嗎?

3. 每天都在說排毒,您身體那麼毒?
毒素最大來源是蛋白質代謝物,只要不吃生酮飲食,正常喝水,均衡營養,就夠排毒了!

4. 現在人真是不惜福,一天到晚想「排」熱量,過去人類一直想增加熱量,維持糖份,以免餓死。要減的是您的零食與甜食才對。

5.不明人士說喝秋葵水會降血糖,結果他糖化血色素從正常升高了。
食物歸食物。藥物歸藥物。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4篇】為什麼不能少量多餐

2017.3.2

我為什麼反對少量多餐?

因為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糖尿病飲食指引是少量多餐。
也沒有一個國家的健康與飲食推薦「少量多餐」。
因為少量多餐,不可能會維持正常的熱量,通常會吃太多的食物,尤其是總熱量上升,血糖也上升,當然膽固醇也上升。
我主張吃三餐,一道貫之到現在已經快40年了,目前所有的證據都贊同。

2018.9.13

他被衛教為少量多餐,結果血糖還沒有下來,又上去,病人非常恐慌,所以就不敢吃,結果血糖更加起伏,這就是大家常看到的寫實!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5篇】不規則吃三餐

2017.5.27

醫療綜藝化?

今天看到網路上,有人推廣「餓了再吃,不餓不吃」,這違反醫學會指南,違反實證醫學,違反降血糖藥物,坊單上面的重要警告。
怪不得有我的病人血糖,有時候飆高到450,有時候冒冷汗!
低血糖出事,算誰的錯?
糖化血紅素高了,誰之過?

2018.10.8
血糖過高的客戶極多數都是不規則進食,篤信不餓不吃,結果熱量超高,以及吃到的都不是肉菜飯的正餐,也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症。

2017.5.28

不餓!可以不吃嗎?

不規則吃東西的人,一般血糖比較高,體重比較高,是糖尿病的候選人,因為他們吃的食物,多數都是零食,所以食物的品質比較不好,熱量密度通常比較高!
沒有糖尿病的人,血糖遠離糖尿病的人,可能沒有問題,但是糖尿病之前的血糖過高症,就開始因為長期沒有吃東西而低血糖發作了!
其實我最近看到許多女性病人,體重類似在身體質量指數22以下,但是體脂肪已經增加的女性,不吃正餐,不規則吃零嘴,常常發生低血糖的元兇了!

2019.4.4

另外斷食是謬論,是會讓糖尿病人發抖,低血糖,這會導致嚴重低血糖昏迷,輕則入院,嚴重則死亡。斷食不一定會降血糖,酮酸血症,且血糖高於350時,如斷食會更加上升血糖,導致酮酸中毒而昏迷。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6篇】有緩解的人都是正常吃三餐的

有緩解的人都是正常吃三餐的
吃藥打針更需定量三大營養素分配,定時吃三餐。
隨意吃,隨意低血糖,自作自受,醫師已經每次每人都警示了!

2018.7.20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57
吃白飯是每餐都要定量,才安全。
吃藥是 一 次都不能漏,才有效。
均衡營養要每餐 ,才會降低胰島素阻抗。
我的臉書是從頭看,不是瞄幾頁。
運動是每天做。
生活規律是數十年如一日。
做到的人,血糖都下降了,
做不到就不要找我魯,為什麼降不下來?
自己要有檢視的能力,不要老是想怪罪別人?因為醫師沒有時間一一詢問,因為醫師不能問太多,即使問了,病人講的多數是fake。

2018.8.22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86
三餐就是正道
人類有歷史5,000,000年,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哺乳動物,在更早之前還有其他更原始的多細胞動物,動物的特色就是要靠攝取外界的動物或植物,來維持生活。
但是不一定隨時可以獲得食物,從40億年前開始的生物,也就以葡萄糖當作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但是同時又使用脂肪,以及脂肪代謝的旁支酮酸,來當作能源替代方案。
既然人類以葡萄糖,當作重要的能量來源,所以就要有源源不斷的葡萄糖,來供給身體各個細胞的需要,當沒有機會進食的時候,就要利用身體的恆定功能,繼續從身體釋放出葡萄糖,來維持葡萄糖在一個安全的濃度上下。
因此人類使用了30種不同的荷爾蒙,來維持葡萄糖的再生,只有一種能夠讓葡萄糖進入細胞的荷爾蒙,那就是胰島素.這個可以說明地球生物演化史,人類挨餓,或者動物挨餓是一個常態,飽食是非常不容易遇到的情況。
但是人類歷史到工業革命之後,尤其少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工業化之後,人類有24小時可以吃的機會,這有就是造成現在糖尿病跟三高的原因了。
人類到底要吃幾餐,根據我的研究跟前輩的研究顯示,吃三餐是最好的選擇,一方面符合人體的生理需求,一方面有享受現代的美食,最後有可以減少三高的機會,至於宗教上面的過午不食,或吃一餐,或是各種挨餓的方式,那並不是生理上最好的方法。
至於少量多餐那才怪,一個人怎麼可能一天準備六餐了,所以吃到的都是餅乾,或者其他垃圾食物,造成三高更加嚴重,胰島素阻抗更加嚴重而已。

結語

不要再談宗教了,不要再談教條了,好嗎?
全部回歸科學,與人文,尊重一個人的生理,尊重一個人享食的自由,尊重一個人維持三餐穩定的重要。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7篇】豆漿半糖也幾乎是全糖

2018.7.27

這位女性給我看了一年,都有看臉書,可是居然會去吃半糖的豆漿,配燒餅油條。

因為燒餅油條是麵粉做的,粉做的食物在胃裡面,會很快地消化掉,所以我一直在我的臉書強調。

另外是半糖也幾乎是全糖,所以你喝豆漿,只能喝無糖豆漿,包括我自己都喝無糖豆漿,所以這兩個食物,雖然你喝豆漿,本身的一些豆膠,可以延緩血糖升高,可是還是拉不下來,飯後會升高100以上。所以我還是建議:應該是要吃無糖的豆漿,至於燒餅就免了,因為他會加反式脂肪,將來沒有反式脂肪,也會加很多飽和脂肪。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8篇】壓力激素是造成糖尿病人高高低低最大的原因之一

2019.3.21

我順天應人的自然醫學

壓力激素是造成糖尿病人高高低低最大的原因之一,壓力激素何時會上升?

有壓力的時候,車禍的時候,跌倒的時候,像今天和昨天就有幾位肌少症的老人家跌倒,跌倒之後血糖上升到400 ,為什麼?因為壓力激素全體都上升了。

睡眠不好,可能因為明天要交報告,明天老闆要找你說話,明天房東要來收房租,明天可能仇人要見面,所以當然壓力激素會造成睡眠品質很差了。

更大的因素是壓力激素都是對抗胰島素的激素,所以血糖會很高,我一直強調人要遵守自然界的韻律,正常吃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有四季分明的生活,所以順天而為就是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19篇】熬夜的人血糖較高

面的圖顯示只睡4小時的人血糖較高,睡12小時的人血糖正常,所以請大家不要再誤傳少睡一點血糖會變好。

我要替有大夜班的勞工講話,比如說警衛或者是護理師或醫師值大夜,他們賺的辛苦錢,應該要增績效費用,50 percent都嫌太少,因為他們將來要吃藥生病減少壽命的。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0篇】早餐的胰島素阻抗比中午,跟晚上還要大一些

2019.3.8

為什麼我早上吃的比較少,我已經講過很多次,因為早上工作前,我吃不下。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早上胰島素的阻抗比較高,看到很多人吃午晚餐一樣的飯量,但是早上的飯後血糖超高的。
因此早餐吃的比較少,對於早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坐姿工作者,會比較舒服,尤其是吃我這種早餐,到下午三點都還在消化中,所以一點都不會低血糖,量少又健康,均衡,也不高血糖。

2018.7.15

爲什麼會清晨高血糖?

因爲肝臟會葡萄糖再生,動物的肝臟自己製造葡萄糖出來,其實已經沒有吃東西了,但是隔天還是血糖很高,或者是到半夜,胰島素成了強弩之末,葡萄糖新生就降不下來了!

2018.9.14

清晨起的胰島素阻抗
這位女性被糖尿病整的都快哭出來了,他今天來,是因為她的血糖紀錄與早餐,已經跟著我在這樣吃了。

雖然在另外一家醫院看,可是飯後血糖一直降不下來,我發現這是她用的藥的問題,因為諾和隆這個藥,1mg吃三次的話,劑量是不夠的,因為1mg的時候,是很短很弱降糖劑,所以我很少用這樣的藥,因為我要開到一餐兩顆三顆,病人一看會瘋掉,因此不會按照這樣吃,會自己減藥,所以我覺得我先請她早上改變爲兩顆,因為她已經開了藥,我不會浪費健保的資源,再加上另一顆飯後的藥,它可以再下降早餐的飯後血糖。

這個案例,我博士論文的時候就是在做這樣的研究,人類雖然三餐的澱粉,跟胰島素的需求有成一個固定的常數關係,但是早餐的胰島素阻抗比中午,跟晚上還要大一些。有人會大到10 %,有些會大到20 %,有些會大30 % ,所以早餐即使你吃一樣的食物,早餐所需要的胰島素會比較高!

假如你用一樣的藥,那早餐的飯後血糖,也會比較高!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1篇】抗性澱粉

吃熱飯或吃冷飯?
( 抗性澱粉 )
尤其是白飯煮熟後,放一個小時,讓它吹風乾燥和放冷,吃來更加糗彈,會增加抗性澱粉,會減少糖分的吸收,增加大腸的益生菌。

2019.5.25

白米飯放冷了,在夏天,一點點都不會怎麼樣難吃。
但是卻可以增加抗性澱粉,增加大腸裡面的細菌來分解,而且減少我們小腸內對澱粉的吸收,大腸裡面的細菌還會提供您必須的營養素,和抗氧化物,而且會排斥其他有害的細菌,所以吃白米飯,也可以達到有膳食纖維的效果。

2019.5.8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182
治療疾病不是只注重血糖而已
均衡營養,吃冷飯,從青菜來的纖維素要吃足夠,不要吃一碗料理,長年了之後,不只是三高會減少,老人痴呆正也會減少。
假如我又要來說吃冷飯會增加抗性澱粉,又會有很多人覺得很麻煩,因為至少要放一個小時以上的米飯,抗性澱粉它的效果才會出來。
這個道理就是抗性澱粉,與纖維素,在大腸裡面會促進Bacteroides細菌的成長數目,這些細菌會抑制其他的不好細菌,又會製造出體需要的一些物質

2019.5.14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124
吃熱飯或吃冷飯?
我應該說去德國之前,我家裡都是吃熱飯,那時候外婆會把好吃的飯都煮好,趁熱吃。 但是上了德航的飛機是冰冷的沙拉,覺得很酸,好像在吃草加了醋一樣,到了德國又人生地不熟,非常的寂寞,到了醫院的學人宿舍,晚上從白框窗內,往出窗外一片昏沉孤寂。 當時教授對我特別好,把我安置在價格不貴的學人宿舍,好處是房間很大,挑高6米以上,是三百年的建築,所有的棉被都非常非常的厚實,床單又非常的乾淨,而且我沒有睡過斜紋布的被單,覺得非常的舒適,但是仍然挽回不了我想念家鄉的心。
雖然醫院中午有供應熱食,但是晚上大家都回家吃飯了,我沒有車,無法去找到有吃飯的餐廳,而且校園又非常的大,要走到外頭找餐廳,在當時已經秋天,常下雨,氣溫已經降到了10度,對我來自熱帶的人而言,好像冬天一樣冰冷。
同事告訴我說,你就買我們明斯特特產的黑麵包,那是全穀粒,發酵的,吃來非常的堅硬,還有一股酸味,當時覺得很臭,現在我已經漸漸的會欣賞異國文化的黑麥香味。 雖然黑麥麵包是全穀粒的,吃了還非常的堅實飽滿,但是由於纖維太多,我每吃必拉肚子。
漸漸的德國是的冷食,已經讓我這個熱帶的熱心冰冷到了谷底。
從德國回來之後又經過美國,在台灣我又研究美食,食品,和常見的營養臨床營養學,讓我深入的日本料理。
我漸漸的去了解了食物該冷則冷,該熱則熱的道理,我覺得和我對老子的了解完全一致,就是懷石料理和禪學是不二如一的。
現在的我而言,基於衛生保健,基於預防糖尿病,基於美食學的修養,我覺得吃冷飯好吃。
尤其是白飯煮熟後,放一個小時,讓它吹風乾燥和放冷,吃來更加糗彈,會增加抗性澱粉,會減少糖分的吸收,增加大腸的益生菌。
只是我這樣做,可能不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為台灣多數的人還是喜歡吃軟軟的,易咀嚼的,熱熱的白飯。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2篇】使用類固醇 血糖都會飆漲

使用類固醇,血糖都會飆漲,肌酸酐會上升,肚子會開始腫大,頭髮會掉,會出現水牛肩。
2018.9.26

類固醇的受害者

這位90歲的老人家,因為其他的病痛,常常使用類固醇,肌酸酐就慢慢高起來了,然後來已經到達1.9,所以我就給她低蛋白質加上低鉀低磷飲食。
類固醇是一種地球上,最會上升血糖的藥物,任何年紀的人使用類固醇,血糖都會飆漲,肌酸酐會上升,肚子會開始腫大,頭髮會掉,會出現水牛肩。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3篇】感冒、人蔘會使血糖上升

案例 :
這位帥爸爸現在血糖都已經正常了,沒有用藥了,但是最近這個禮拜因為感冒血糖就會高一點,所以我奉勸各位朋友要注意保養身體,秋天到了容易感冒,感冒就會使得血糖上升。

案例 :
一個77歲的大姐,過去血糖比較高,所以我開給GLP-1類藥,這藥的特色是會減少體重,結果病人體重減輕了,家屬就買人蔘雞精給她喝。

理論上雞精所含有的熱量很低,所以不會上升血糖,但是因為還有人蔘,這表示這位雞精製造者是非常有良心,真的摻了人蔘進去,根據我40年的臨床經驗,用了人蔘之後,血糖會上升的。

結果她的血糖就上升了三個禮拜,等到藥效過去之後,她發現血糖自己就降下來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4篇】秤重飲食

2018.6.25

多吃,再多吃,常常暢飲無限,再繼續不信邪,三高就出來了!

首先看到體重上升,胰島素上升,除了抽血檢驗,沒有症狀,多數人健檢時,不覺得醫師講了話。

但是不久開始會在空腹時有虛弱,冒冷汗現象,這時胰島素已經過高,接著三酸甘油酯上升,血糖最後才慢慢爬升。

剛開始輕微症狀,多數人不會警覺,直到病人三多出現,才去檢驗,發現糖尿病高滲透壓高血糖症,已經病入膏肓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5篇】為什麼您會越來越胖

2018.6.13

為什麼您會越來越胖?

熱量才是決定身體肥胖的原因,所以三天前Po出的這張照片,雖然平放的時候,這些蔬菜佔了一些面積,但是全部熟重可能才300公克而已,反而熱量可能不到100大卡但是他所炒的油,決定的這個食物全部的熱量,假如用的有比較多,光油脂可能會比150大卡還多。

因為德國糖尿病計算熱量應該要個別食物稱重,查表然後做出三大營養素,然後再做出所有乘積的加總。

這一餐飯對我而言是三份的蛋白質,從魚和一點點肉而來,其他蔬菜所貢獻的蛋白質這可能才五公克而已。
再一次強調食物的熱量密度各個不同,在一些葉菜類可能超過一台斤才80大卡,一個雞蛋大約80大卡,我吃150公克的飯,大約240大卡,一共750大卡。

但是您吃一個油膩的麵包可能400-500大卡!
告訴您您常常吃錯了,人要吃的是自然的食物,各式各樣的新鮮食物,而不是吃烘焙出來加了很多反式脂肪的食品,但是多數人還是當作耳邊風,怪不得越來越胖!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6篇】有關生酮飲食

2017.11.28

生酮飲食的受害者
說起生酮飲食,副作用好多,就是有人吃生酮飲食之後,原來的痛風更加容易發作。
因為人類有三大營養素,當然有人可以主張第四大就是酒鬼的酒精,也是有熱量的營養素,當你把澱粉減少,你增加的是蔗糖,跟蛋白質與脂肪,蛋白質攝食量,從每公斤體重一公克,增加為兩公克以上時,痛風的機會,就增加了好幾倍。這位66歲的大姐,沒喝酒的朋友,就是生酮飲食的受害者!

2018.1.19

生酮飲食下的腎臟
源源升高滲透壓的酮酸下,會強制利尿而脫水,病人都會很高興,因為下降體重會比預期的來得快兩倍,但是肌酸酐和尿酸會快速上升。尤其年長者,痛風者,傷害可能不可復原!假如生酮餐以高蛋白質執行,例如純肉食,會更嚴重。

2018.1.25

生酮飲食下的骨骼
骨骼由碳酸鈣等礦物質組成,在長期的酮酸血症下溶出加速,鈣負平衡,鈣離子都從 小便排出!

2018.6.25

糖尿病從發病到死亡40年50、60年,只要他均衡營養。但是生酮飲食,可能生病之外整天都還會憂鬱。

2018.9.18

生酮飲食的錢包
吃我的飲食,到處都是,買個便當幾十塊錢,在家自由作菜,無論貴賤都能夠達到目標,荷包不必給人多賺一手!

2018.11.2

生酮飲食或低糖飲食為什麼治療糖尿病會失敗呢?今天解密:因為葡萄糖耐受性會變差,你的胰島素就變沒有效果,當然血糖就慢慢上升了。

2019.3.31

生酮飲食被證實會增加利尿糖口服藥,以及懷孕時,發生酮酸中毒風險。

2018.6.2

生酮飲食下的大腦
許多領導者,晚年都得了糖尿病,有一些人又不太喜歡讓醫生治療,所以常常發生酮酸血症,於是就產生很多指著末期判斷錯誤,或不太正確的問題。
我人類大腦是吃葡萄糖的,百分之百只能吃葡萄糖,只有在饑荒的時候,非常非常萬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使用脂肪酸。
這時候走酮酸類的代謝,酮酸類的代謝時,人的大腦是不愉快的,是驚嚇的,是處於非常時期的,是屬於飢餓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讓我們糖尿病人生活,合於倫理嗎?
這樣的機轉在我大二生化課本都有實證了!這時候的大腦就是一直想要獲得澱粉類的食物,大家不要以為大腦是沒有感覺的,大腦對於任何食物攝取進去後分解,大腦都有感覺。
生酮者易怒,情緒化反應多,就是大腦生氣了!

2019.7.30

這位新客人,才來兩個禮拜改變成為我的吃法,以前是生酮飲食,現在他自己覺得身心靈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為什麼?
因為生酮飲食的人覺得很沮喪,會覺得有罪惡感,會覺得到處都不是,另外還有營養會局限於麼一種營養,其他的營養素會比較不夠,當你所有東西都吃之後,你的身體慢慢會恢復原來的力氣。
過去的飲食會讓他覺得電腦當機的感覺,會覺得別人會發現好像自己變很笨,那近期的記憶會變很差,現在恢復正常你是說這些問題馬上就變好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7篇】有些情況下,運動也會造成血糖上升

1.胰島素阻抗非常的明顯,以致於空腹運動會上升血糖。

2. 你的血糖一直都沒有好好照顧,去運動的話,會產生酮酸,反而會上升血糖。

2018.10.4

這位44歲的男性,他做了一個很有趣的追蹤在運動之後,飯前血糖會變160,平常的飯前血糖是120,這表示胰島素是缺乏的,以及胰島素阻抗非常的明顯,以致於空腹運動會上升血糖,所以請各位我的客戶運動前運動後請多驗血糖,拿來給我看,我才好做建議,不是運動就能夠降血糖,請大家注意。

2019.5.7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177

生化學、病理學、藥理學,再內科學,弄懂了,才進入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學。
因為大哥是我少數看到會做非常詳細完整記錄的人,所以我來當作示範給大家做參考。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所有的事情,都要依照他自己的道理,但是唯有記錄的清楚,你才能了解自然界的道理。
多數的人誤以爲自然界的道理,非常簡化,比如說吃糖血糖就上升,不吃糖血糖就不會上升嗎?以爲不含糖,多吃生酮飲食沒關係、因為不含糖就血糖不會高?
不吃碳水化合物,你吃脂肪或吃蛋白質類食物裡面所含的脂肪和氨基酸,也可以轉換成為葡萄糖。

另外以為運動就能夠降血糖,除非你做的是很劇烈的運動,而且運動他的持續效果,會超過24個小時,假如你足夠劇烈的時候,隔天血糖還會繼續降低。
相反地你的血糖一直都沒有好好照顧,去運動的話,會產生酮酸,反而會上升血糖。

最後談到葡萄糖新生,當一個人從半夜四五點開始,血糖就會慢慢地從肝臟製造出來,或者是當你飯後兩小時之後,再隔一個小時,有時候葡萄糖也會新生出來,所以人體這部機器是很複雜的,有他的生理學,當生病之後,又有他的病理學,假如再加上藥物之後,還要加上藥理學。
不是543 ,靠一張簡單的1000字的紙就能夠了解。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8篇】打成湯汁或磨粉血糖上升也會造成2小時降低

打成湯汁或磨成粉,血糖會升高
也會造成二小時後血糖降低,造成肚子餓。

2019.5.26

不要忘記您有牙齒,有咀嚼肌,也需要運動!
還在喝?
血糖高之外,還有???

2019.3.22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73
有那麼喜歡吃雜穀?怪植物的人?為何要用果汁機,打粉碎?
厚工又不養生!直接吃吧?喜歡吃小麥?直接煮成麥飯,像韓國人30年前吃法,喜歡大麥,燕麥,亦然,但是麩質很高,會有腸胃道問題。
您住台灣,吃糙米就很好了,減少里程數,自己穀物自己種,自己吃。
至於牙齒不好,饕客,老年人,慢性腎臟衰竭者,吃白米是最好選擇。

2019.3.21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51
留意養生保健的偏方都是打成湯汁的,這些人的血糖都非常的高。
今天有一位新客人雖然是看臉書而來,但是肚子好餓,排便5次。早上所有雜糧都打粉歲碎,煮成湯來喝,這會升糖很高,當然引發胰島素大量分泌,兩小時之後血糖會降過低,造成肚子很餓。
至於排便次數多,因為他吃的很多的雜糧,含有大量纖維,這是好現象。
吃雜糧就吃整粒!

2018.6.26

珍惜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食物好喜歡用喝的,吃水果不用剝皮,不用齟嚼喝果汁,五穀不用齟嚼,喝澱粉湯汁,大家可知道躺在床上的重病病人,插了鼻胃管灌流質是多麼難過的事?
在管灌液體當中,要不是牛奶裡面乳糖不耐,要不然就是加了太多的糖,而造成滲透壓和高血糖併發症,或者是吃到了不新鮮的手,造成細菌性腸炎,因爲液體食物所含的營養密度不夠,每一個病人都失去了人的尊嚴和人的光彩,因為他們再也長不到食物的味道,和享受食物的過程。

2019.3.2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19
現代人吃什麼?600萬年人類史,飲食與『牙齒與上下頜演化』有關,飲食一直影響演化,以致。。。
考古牙頜科學研究顯示:大約35,000年前直到1萬年前,牙齒的大小每2000年平減少約1%。
從一萬年前起到現在的人類牙列演化,牙齒的大小下降率,又已經再倍增,就是每1000年減少1%。
我要特別指出,現代人的咀嚼功能masticatory function 是很差的,不只牙冠小,牙周病多,蛀牙,而且咀嚼肌肉萎縮,看看祖先吃多少千年稀飯,就可以知道牙齒怎麼演化了。 我再三強調,我沒有反對吃糙米飯,病人喜歡吃,就去吃,但是我不會,也從來不強迫,我病人吃他不喜歡吃的東西,就因為這東西含更多纖維爾爾?
但是糙米碾成白米,對於升糖還沒有明顯影響,但是穀類磨粉,及使全穀米,則全部破功,造成高升糖。
我也發現白米較容易與美食相配,對多數老人,以及牙齒不好的人,衰弱的人,多病的人,白米飯是很好的選擇,而且也比較糙米與其他粉類耐餓,適量白米,適量澱粉,是三高,是健康台灣人最好選擇。
我行醫一本實證醫學,根據,甚至改善美國糖尿病指南,與先進國家,英德法日,台灣的指南。
指南最後一句話,都說:醫師要根據病人文化、種族、病情、社會、環境。。。。等需要,而做適當修飾,量身定做!不要忘記!不能忘記!
請沒有唸64 核心專業的人,停止造謠,不要流言攻奸,您喜歡吃糙米,我可一點都不反對,而且還舉雙手贊成,但是請勿誤導讀者正確,且人性化的『德風人文醫學』,吃白米也很品味高尚,很有健康意識。

結語

我看病,看書,不只看糖尿病的用藥報告,我看所有科學的書,我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侘寂語言稱為:心遣い。
您假如是我客戶,吃糙米、白米,我都尊重。量身定做,在門診問我!
沒有每天看,請從頭看!或搜索後,再問好嗎?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29篇】為什麼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與家屬喜歡喝一些補充品呢?

2019.3.17

目前普羅大眾,一心忙於工商業,為了五斗米折腰,生活深陷忙碌中,許多人已經廢寢忘食,健康教育拋在腦後,毫無保健與就診常識,得病時否認其超長,吃食補充品當藥,無效病重後,才痛苦就醫,聽到食物抉擇學問深奧,更加痛苦。

2019.3.19

這位大哥他吃了龜鹿××,從0.9肌酸酐,升高到 Cr=1.9,在短短的幾個月裡面,他吃了好幾斤,除了花錢之外,腎臟的功能是回不來了,因為家裡面長輩也有人吃同樣的電視販賣的藥,也是得到腎臟衰竭的結果。

2019.7.12

為長輩買一箱安X,XX素,XXX片,就是孝順父母?報答親恩?不!我們要陪伴,我老婆每天煮飯給我媽吃!讓她吃進美食!才是 !

2019.4.16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99
我家不賣雞精,更不不賣魚精!
病:我開刀很虛弱吃雞精好嗎?
醫:您虛要的是雞肉,因為你整個身體剛剛開完刀很虛弱,需要很多必須氨基酸,光喝水溶性的氨基酸是不夠的。
病:我牙齒不好,吃不下雞肉耶!醫:那我建議用白魚。
病:什麼是白魚?
醫:就是煮起來魚肉變成白色的魚,因為它比較不會過敏,也比較沒有腥味,又富含必須氨基酸,所以自古以來開刀的人,都應該要吃他。
病:那是什麼魚?
醫:比如說鱸魚。
病:那我就去買鱸魚精好了。
醫:。。。。

2017.1.7

我不反對健康食品
剛才有一位朋友說,他爸爸媽媽每天都吃各種的健康食品,我從來不會想要擋人財路。 但是我說一個故事:日本健康研究院退休的營養部主任,是我30年的老朋友他做了幾百種健康食品的研究,但是他自己從來不吃健康食品,我也沒吃。
健康食品,尤其是抗氧化物,到底有沒有效果?假如大家看我臉書這個禮拜轉貼的研究綜合報告可以發現:抗氧化物是沒有效果的。
去年有一個美國很多健康食品的老闆也因為每天大量的吃健康食品結果在40多歲就往生了。
我在15年前有一個病友,他家非常有錢,他在退休之後非常注重身體的養生,於是他吃的種健康食品。
有一次忽然間他的腎臟功能,從原來的肌酸酐1.0忽然間上升為3.1,因為它是我們的會長,所以營養師、護理師與我都花了很多心血問他,結果也沒吃草藥、也沒打類固醇、也沒用到任何妨害他腎臟功能的藥品。
後來再一起日本交流的時,發現忽然間他的夫人在他三餐飯後都會拿一大包的用品給他吃,原來裡面含有高蛋白,使得他的腎臟壞掉了,經過三個月不吃之後他的腎臟就慢慢又回到了1.3。
其實台灣的健康食品要感謝健保,因為他們把醫師的價格打為1%,讓健康食品更有價值感。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0篇】跟吃磨粉過的食物或者是任何過分烹煮的食材,三小時易有低血糖

跟吃磨粉過的食物有關係,比如說麵粉製品,或者是粿仔條,或者是任何過分烹煮的食材 ( 麵條製品類、冬粉、稀飯、水餃、蘿蔔糕、點心等等)
會讓飯後血糖飆高,同時要請注意,三個小時之後,不要忽略血糖過低,因為它非常容易消化吸收,三個小時之後,有可能低血糖會發生了!

2018.3.30

今天有人生日所以就吃豬腳麵線,麵線的特色是遇水膨脹很多,所以不能以米飯的容量,來估計麵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因此糖尿病人要注意飯後三個小時之後低血糖的可能性。

截取2017.4.15留言

假如是糖尿病人要稍微注意一下吃鹹稀飯的時候血糖會上升比較快,然後比較早就肚子餓,所以使用的胰島素劑量要減少!(截取2017.4.15留言)

2019.3.3

泡麵到底能不能當糖尿病人主食?
答案是複雜的,它與麥片都是變性熟食,乾燥後包裝,含很高的人工調味料,麩氨酸鈉等鮮味劑,防腐劑。。
飯後血糖較容易上升,高高的GI。假如吃下整包調味包,納鹽含量很高,可能需要稀釋。 另外台製的泡麵,多油炸,又有反式油,現在與將來是飽和油的問題,與高溫油炸致癌物,屢屢在國際報導出現,當然頻率是最重要的致癌強度,常常均衡營養,不常吃,注意低飯後三小時後,血糖過低,都是問題。
您說糖尿病人,能或不能吃泡麵呢?
能,小心低血糖!
但不能常吃,是我見到的實證醫學與科學。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1篇】誰說胰島素要打終身

2016.7.15

這位中年男性第2型糖尿病患,因高滲透壓高血糖症而在我門診開始使用胰島素,不到一年光陰,已經減到12單位,昨天糖化血紅素才6.2,我就停止了胰島素,食物治療而已,7週後再追蹤。

2016.2.3

八十三歲的女性長者,三十年前因為血糖很高轉接到我們門診,經過胰島素治療一陣子之後,直到現在自己靦腆說多活了三十年,每三個月一次追蹤,目前食物治療中。

2017.3.2

誰說胰島素是打終身? 誰說胰島素越打越重?

都是胡扯!!!!
這位58歲的男性,在去年8月23號,因為血糖超高,在外面已經三年都降不下來,所以我加了胰島素4單位混合性的,每天打三次,他屬於中等度配合,到今天我已經可以把胰島素停掉了,因為他的醣化血色素已經降到6.2。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2篇】打胰島素除了可使血糖變好之外, 還有其他好的「副作用」喔

2016.2.1
66歲,打7年胰島素,身體越來越硬硬朗,腎功能也一直在回復中。
因為第一代病人百歲人瑞的女婿,他是屬於第二代的病人,腎臟功能變好了。所以他第一次來就非常有信心地接受的胰島素,至今已經快接近正常人的腎功能了。

2019.7.1
這位先生有漸漸接受我的想法,頭髮會開始長,雖然最近長出來的會掉下來,但是一年之後因為有打胰島素,頭髮一定會比現在多很多。剛來的時候肌酸肝是2.06,現在今天是1.7 ,我預計他的腎臟會越來越好,因為他現在吃我的飲食,加胰島素,均衡認真的吃,肌酸酐就會變好。

2016.1.2
用胰島素治療老人失智很有效

2018.7.23
打胰島素可以長頭髮
第一個原因是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好了,過去血糖高的時候所有的營養都沒辦法合成身體的部位。第二個原因是胰島素能夠刺激毛囊的細胞回復正常。

2017.1.7
現在開始在流行打胰島素了
因為一旦血糖升高了,使用更多的藥也撐不過兩年!
所以只要活下來,或想要活下去,最後一定要面對胰島素。
換機潮,或。。潮已經到了!
1982年我開始把德國的整套胰島素治療帶回國內的時候,我被打得滿頭包,現在的年輕醫生經過這麼多年,這麼多人的努力,就可以比較容易說服糖尿病人了!

2018.7.3
31歲的年輕小姐本來求診的原因,並不是說糖化血紅素13.7,而是因為大量掉頭髮,已經頭髮剩下不到2成的頭髮了。
過去沒打胰島素,才一個多月,現在只打了五單位的胰島素,頭髮漸漸長出來了.
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想要把她緩解,並讓她長出烏溜溜的長髮。

結論
假如全球正規的治療能夠做得好,適量的醣類,均衡飲食,穩定的血糖,正常的用藥,和胰島素治療,就可以緩解的話,那543還能夠繼續做促銷嗎?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3篇】關打胰島素的觀念,您正確嗎?

2019.1.22

浮世繪 24
病:我一直聽說這胰島素會傷身!
醫:您打了幾年?
病:30年了!
醫 : 您腎臟0.9比我還好,您肝功能正常,您微蛋白尿3,是世界之冠。您沒有失智!您肌肉比我多,骨質還好,每天早上都騎腳踏車🚴‍♀️,您的朋友都一一過世了,但是今天您能夠快樂生活,其實要感謝胰島素,雖然您不用感謝我,我對於胰島素在38年前,渡海去德國學習,但是您現在的身體還可以活到120歲。
病人嘆了一口氣說:可是。。。。大家都說:打胰島素會傷身體,傷肝,傷腎,會心肌梗塞,會養成習慣,會像嗎啡一樣,會減壽命,會很快死掉。
醫:。。。。。。。。

2018.5.25

這位小姐糖化血紅素十三點七,恢復均衡營養,才打第三天10單位的胰島素,居然血糖就降到72,而且會有一點飢餓感,從今天開始已經停掉胰島素了,請大家不要以訛傳訛說打胰島素會害身體,會永遠打全部都是錯誤的觀念。好嗎?
我預計,她將會停藥,因為她過去都是麵包,飲料,餅乾,只要跟著我的均衡營養,用肉菜飯,她將會恢復,完全不用藥。

2017.6.29

這位老先生從今天開始不用打胰島素了,因為他糖化血紅素已經降到5.8了!
當血糖超過7.5以上延續很久,我覺得就應該要打胰島素了,假如以這樣的標準來看我病人,當中的六成不需要打胰島素,但是為什麼現在正在打胰島素的人只有三成呢?
因為有一半的人打胰島素一段時間之後,就好了!
這是國內大家比較不熟悉的,成為胰島素會恢復人類自己胰島的部分功能,這在國際的期刊上面1970年代就非常有名的發現了,這主要是醫師整體控制的能力以及病人願意相信的去做,我1985年回國到現在大概已經有三四千人曾經打過胰島素後來就不用打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4篇】吃糖尿病的藥會有不良副作用嗎

我的病人沒有洗腎的。現在有幾個正在洗腎的是因為他吃了××藥,再過來的,正規吃三高的藥,絕不會傷腎,而打胰島素會恢復部分剛剛失去的腎功能。

2019.4.19

每一天開糖尿病的藥之前,都會接受病人的質疑,吃糖尿病的藥有副作用嗎?更神經質的人受外面流言的,還會再問一次會傷肝嗎?會傷腎嗎?有些人還重複問了好幾次。

我在三強調吃糖尿病的藥,身體只會變好,不會變差,更沒有所謂傷肝傷身的藥物,尤其是第一線的庫魯化,就是文中所說的藥物,它可以延年益壽。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5篇】遺產效應(一)

2019.7.10

最近一些好人轉介末期已經併發症的三高病友來我這裡,對未來充滿期許,但是卻無知遺產效應有如山崩地裂已經在他體內進行中。我可以把三高在短時間降下來,但是併發症要七年才能稍稍修補,怕來不及了,早幾年,發現不降就要找人,找方法了。

2018.9.29

我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最沒有低血糖的風險,幫您的血糖治療到正常甚至於緩解,但是對於遺產效應,以及將來數年之後您要吃多少藥,我無能為力!

2018.6.20

現在大家道德危害,浪費了黃金時間,蹉跎了40年,然後才回到我這裡,我雖然能夠在一個月裡面把血糖降下來,但是遺產效應,要脫離併發症的險境還要七年。

2019.1.18

及早治療。糖尿病的併發症是累積的遺產效應,所以在未發病的時候就要預防,萬一已經有病了就要及早治療,不是等到併發症發生了,神醫也沒辦法。

2019.7.18

醫:經過我今天快速的綜合檢查,發現您糖尿病已非三年,而是三高數十年了,因為您已經心臟缺氧了!

新病人:我才診斷2年。而且我現在感覺很好,沒有症狀!

醫:不是我在嚇您,而是靜止心電圖都已經明顯平坡,與缺氧了,因為要更嚴重,才有明顯症狀。
結論:多數人都會說,我現在好好的,所以病人都等到腎衰竭,心衰竭,失明才要哭天嗆地,怪遺傳,怪醫師沒治好?或我沒有事先告知?我要說的是,遺產效應,您今天來了,不是明天就沒有心血管病了,還會繼續,而且惡化中,要三高正常後,七年,才有明顯改善可能!

2018.6.23

最近擔架、輪椅推進來的很多,帶來『負遺產』,要我承接,有腎衰竭,有視網膜病變,有水腫,甚至黴菌感染,泌尿道感染,已經多年不能走了,慕名要我回春。
我早餐吃不下飯的原因在此,因為我只能從現在起,比前人更正常化血糖,但是隨時病人都有急性敗血症,失明,心肌梗塞的風險,我工作在診所,不是24小時的醫院,不適合在診所看急症。
即使我能在一個月內正常化三高,但是對於病人的預後,沒有辦法改變!
醫院有分級,多發性衰竭,只能在醫學中心看診了!
圖:德國麥茵茲大學新陳代謝科病房棟,在院區中央噴水池前,很悠閒與漂亮。我在這裡有酸甜苦辣的回憶,歷歷如新,夢寐不能忘。

圖:德國麥茵茲大學新陳代謝科病房棟,在院區中央噴水池前,很悠閒與漂亮。我在這裡有酸甜苦辣的回憶,歷歷如新,夢寐不能忘。

2018.7.7

遺產效應可以庇護多久?
以下是根據諸多實證醫學的民間版教育。
最近有些老病友又回鍋了,這些人過去我把他們完美治療到6.5-6.9%之間穩定恆定十來年,但是諸多自己原因就失聯了。
雖然在外頭糖化血紅素很高,但是微尿蛋白卻沒有,顯示過去10多年前完美治療的庇護,還可以庇護至今。
所以說現在好過,是因為過去一直有積蓄好多,現在難過,因為過去一直赤字,累積過多的債。
所以諸多慢性病的遺產效應,對於沒有足夠知識的病友,剛好給密醫、郎中醫師、聖人、以及術仔兩次欺騙10年的機會。
欺騙機會有兩次,一次初發病10年可以騙,一次是給用心的醫師完美治療10年後,可以再騙一次10 年,等到快不行的時候,已經病入膏肓,再丟回給健保與原來醫師?
啟示
不要再受騙了,疾病模式很少是『螃蟹咬我,我很痛』,多數是慢性病的遺產效應,最典型的就是糖尿病,所以我每一天都看到幾個受各式各樣受騙的病人,所以為何病人會不夠滿意,因為過去數十年的債,加上利息,醫師如何還?何時才能還?大約十年?哪時已經。。。。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6篇】遺產效應(二)

2019.7.8

遺產效應有正有負

假如被我治療正在下降當中,他不滿意跑掉了,血糖還會繼續再降,要等到有很多很久才會變不好。這就是遺產效應的正部分!

2018.7.10

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 62

我不是神,我只利用自然的力量,讓您多活健康的十年!
假如病人沒有溝通能力了,不能看我臉書了,不能與我對話了,也很重聽了,或失智了,再來找我,我可以把血糖變好一些,舒服一些,但是已經不可能緩解了。
更因為遺產效應,需要10年,才能脫離過去的三高負債,就是心血管病猝死的風險。
或者以上皆非,但是老是與543混合思考與實踐,那也好不了。
唯一法門,跟著我吃均衡營養,不是拷貝菜單,頭腦要灌有一樣的軟體,願意秤重,願意看到真實的自己,來了才有用。
相反的,假如已經被我胰島素治療緩解,或變好多年,然後再背我而去。
得到神醫藥,不用再受我流程約束,大吃大喝,無拘無束。
千萬要記住,您還有我與胰島素共同澤被的10年可用,不是我治療過度,而是我給您的正能量遺產效應,您還可以使壞10年。
但是過了10年之後,路遙知馬力,再呼天嗆地,後悔也來不及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7篇】遺產效應(三)

2018.6.23

三高治療就是要回復正常,醫病都都要嚴肅對待,不要硬柪,耍嘴皮。因為遺產效應,就是積分到滿,就人生畢業。所以我戰戰競競,無奈多數人道德危害,皇帝不急,直到腎衰竭,或心肌梗塞才找我,才要我馬上治好。

我是人醫,不是神,我只能迅速正確下降血糖與三高,但是要安全需等待8年,沒有急性心血管病後,才能償還過去積分,才算漸漸脫險境,過去半世紀胡搞生活累積的債,想想要多久才能慢慢還清?無限期吧!所以8年才開始明顯分別而已。所以我覺得歡迎血糖跟出100的讀者,因為一治療,馬上回春,大家都有成就感。
圖:這裏有我滿滿回憶,德國麥茵茲舊街道,拜爾教授全家請我家喝酒吃好吃地方料理。我飲水思源,衷心感謝我指導教授的一切。

2018.8.2

人的財產在自由經濟的國家,是從長輩繼承而來,人類的生來不平等,也因此而誕生,例如在種姓的國家,在人權未萌的國家,在今天的貧富懸殊世界,都是非常不平等的殘酷的事實。
但是有一個遺產,比較平等,就是當你平安生下來之後,沒有罕見疾病的話,每一個人都有祖先給你的基因,這也是一種遺產,以及在生死簿上面所登錄的,你犯的錯誤,這也是會累積的,像糖尿病,像三高,像致癌物質的累積,加總變成癌症,所以稱為遺產效應。
假如什麼都害怕的話,那會變成神經病,整天杯弓蛇影,整天什麼東西都禁止,我泊什麼照片,都給你加吐槽!結果吃的東西可能會更不健康,壽命更加減少,這叫做錯誤的方法,即使你做的百分之百都對,但是錯的變更嚴重,遺產效應赤字更多。

養成有邏輯的思考,養成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習慣,養成找資料的方式,養成人是為生活而生活,不是為賺錢而生活的動物,養成要有吃早餐,準備早餐的習慣!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8篇】糖尿病金玉良言 12則

2017.5.29

1. 當一個糖尿病人,先當好一個健康人 first to be a healthy man

許多糖尿病人的無理頭經驗,與醫療人員求好心切,造成病人不敢吃正餐,於是有人營養不良而病,或吃不滿足而憂鬱,或無法與家人共餐,或完全失去社交生活,以上都是沒有關注到一個人生活的基本要件,正常吃喝,規則運動,所以做好一個『人』,才可能繼續活下去,當一個快樂健康的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的飲食與生活,就是健康人的飲食與生活,世界上所有醫學會的主張都相同,連結部落格 沒有圍牆的醫院 持續的品質改善。

2. 當好一個健康人,先學會吃3正餐 second to eat 3 meals normally

糖尿病人最常見的問題是怎麼吃,針對這個問題洪醫師已經寫了20本書,還不能盡述,但是簡單一句話就是「回歸正常人的3餐飲食型態」,健康人的食物調理方式,定時定量,不要吃垃圾食物當零食,減少不必要的熱量、多餘的反式脂肪酸、防腐劑、色素、增稠劑、起雲劑等,減少購買特殊營養品,或維生素(2011年10月中旬國際新聞吃維生素補品,減少壽命),或故意少量多餐,總之要吃富含營養的天然食物,學會熱量、份量,計畫自己的食物的熱量,同時享受生活,避免憂鬱症。
糖尿病人放心吃飯,正常吃三餐,吃長效的米飯澱粉,血糖才會穩定,吃均衡三餐,營養素才足夠。不吃正餐,東吃西吃,血糖起伏,甚至低血糖而昏倒。

3. 縮短否認期 denial stage as short as possible

糖尿病是很普通的病,因為工業化中,勞力支出減少,食物量增加,所以現代人流行起糖尿病來,萬一得了糖尿病不必太悲觀,一直想要否認,或企圖切割,它已經附著在你身上數(十)年的行為,已成為你的一部分,已經不可分割掉了,接受專家定期追蹤,必要時使用適當藥物或加上胰島素,千萬別找一個洞把頭矇起來,不去正是血糖,自己對自己否認沒有糖尿病,而失去治療的先機,多數中風與洗腎等慢性併發症的病友,都是當了數十年鴕鳥,悔不當初的受害者。
常有一些否定期的病人,氣沖沖地抱怨醫師診斷他為糖尿病,把氣出在醫師頭上,當您聽到您周邊的人抱怨醫師醫德,常是盡責的醫師,正確診斷,努力說服病人接受治療,但是…。

4. 糖尿病治療前,先了解低血糖 before treatment learn hypoglycemia

所有看糖尿病醫師最不願遇到的就是低血糖,用藥治療最常發生的意外情況也是低血糖,低血糖而不自知,後果可大可小,雖然只有10,000分之一會危及生命,但是每次診療醫師都會耳提面命,衛教師甚至都會教完後請簽名,但許多病友在看病時都不耐煩,為何同樣的叮嚀又再來一次。但是洪醫師親眼看到20年的老病友幹部,一樣會發生低血糖而奔急診,居然忘記先吃6顆方糖,再吃食物的基本原則,更忘記中午吃麵時,就要先注意熱量比便當不足,熱量要先補足的預防,事後問診卻說不知這是低血糖,或太久沒有低血糖,忘記這個情況,或是其它企圖掩飾不願被人知道的隱私,所以請接受醫療團隊對您再三的叮嚀。
國際上對血糖超高的病人,例如糖尿病酮酸血症(我不喜歡使用酮酸中毒,因為原文沒有中毒,另一方面中毒會使外行人,誤以為是吃了什麼毒藥而中毒,血糖大於300mg/dl,或糖化血紅素大於9.5%,血中尿中出現酮體、酸鹼度小於7.3)、非酮酸性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簡寫很多HHNKC、HHS、HONKC、HNS、NKHS等,血糖大於600mg/dl,或糖化血紅素大於14%),這都是糖尿病急重症,在胰島素未發明上市的年代(1922年2月以前),多數人會死於水與電解質流失枯竭或循環衰竭、或心血管病、或合併感染而敗血症等。有了胰島素的1980年代,全球住院病人中還有10-30%的死亡率,目前醫師的水準比較整齊與進步,減少許多死亡病例,但是患有嚴重心血管病的病人,臨時發生心肌梗塞、敗血症等的機會,仍無法完全避免。治療以補充水與電解質優先,其次才是補充胰島素,尤其是慢性腎病變合併以上急重症,應住院為佳,但是美國推廣一切在門診治療,所以洪醫師也在門診治療許多這種病人,依據指南,以一年為目標,完成正常血糖,運氣好,至今每一個人都健康度過危險期。
真正能夠完全分辨治療不好與治療好的病人(糖化血紅素低於7),治療好的病人需要再經過5年的正常血糖期,才明顯有死亡率的差異,這使我們想到一家公司發生財務危機而請企管顧問重整,重整之後,需要多久的生聚教訓,慢慢累積盈餘,才能償還過去揮霍的赤字?
有許多人留下來了,因為他們相信;但也有不少人問洪醫師:『為何這麼慢?』,失去耐心,失去追蹤,也失去機會。為何要慢慢來?因為台灣人士求快,容易低血糖危險,國際上定出重症(糖化血紅素11以上)一年,輕症(糖化血紅素8以下 )3個月,才能達到正常血糖,最大的考量是病人安全,為了求快,容易低血糖,萬一導致心血管病發作。

5. 藥物不傷肝腎 the medicines do no harm to your kidney

目前台灣使用的藥物與先進國家同步,更是全球就醫障礙最低的國家,理論上低檢驗與低藥物部分負擔,就免除就醫的最大障礙因素,但是台灣洗腎最多,不是吃西藥引起,洗腎大半是因為長期忽略血壓血糖,未達治療目標引起的慢性腎衰竭,屬於慢性併發症,血糖越高來的越快,在我長期追蹤(即使已經罹患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中,沒有因為治療失敗而需要洗腎的,秘密無它,遵照世界醫學會的治療指南,給予胰島素、低蛋白質飲食與對腎臟特別有益的高血壓藥物。
台灣洗腎占健保總支出約8%,尿毒占全人口率世界第一,每年新個案腎衰竭的發生率也是世界最高,所以全民要早期治療高血壓與糖尿病,請了解現代醫學的基本架構,全球一致與互通的診斷與治療、病理規格,分享資訊透明化,醫師扮演關鍵的客觀醫學判斷,所以不是古代醫師自製藥物,不靠病理檢驗,醫藥也不夠透明化,自己就能主觀認定,反觀現代醫學環環相扣,每一環節都有專業重疊與監督,各種可能的情況都事先知曉危險機率,各國一致標準,全球連防,才能萬無一失,保障人民健康。所以各國的衛生機關才會核准的,全球病人都使用的,且達數年以上的藥物,都是利大於弊1012以上,不必杞人憂天。
常有病患對糖尿病雖所知甚少,也不想/ 不能自己進修解惑,但是對藥物無名的焦慮卻永無止境,重複問醫師同樣的問題『吃藥會傷肝腎』,醫師重複說明不會傷肝腎,其他的病友好心說:『我吃了20年,越來越健康』,可是可憐的他好像著魔似的,每個醫師花他10人份的時間,但任誰也喚不回,而失去治療先機。
已經腎衰竭的糖尿病人還有救嗎?過去醫師最怕遇到肌酸苷creatinine大於1.3mg/dl以上的慢性腎臟(ckd)病人,因為沒有人報告有效可治療這些糖尿病最棘手的慢性併發症,直到1960年代一位義大利醫師Giovanetti,以低蛋白質飲食治療證實有效,1980年代初期,以胰島素密集治療,正常化血糖證實可以恢復一部分腎功能,接著1980末期高血壓藥ACEI證實對血壓、腎功能、蛋白尿都有效,1990年代ARB也被證實有類似ACEI的效果,再加上全人治療的注重,所以相信醫師持之以恆,施打胰島素,使用各種三高藥物,確實低蛋白質飲食,我的長期追蹤的病人,都免去腎臟惡化需洗腎的惡果。
中途而廢換醫師,或已經尿毒(肌酸苷大於5.0mg/dl以上,或吃郎中的、電台廣告的、或其他有害腎臟的藥物或食品,就不是醫師救援得到的。
當肌酸苷大於8.0mg/dl,腎功能降到5﹪以下、有尿毒症症狀時就稱為「尿毒症」了。尿毒的症狀是全身性的,它主要的症狀,包括臉色鐵青、無血色、噁心、食慾不振、昏睡、日夜睡眠顛倒、口臭含尿味、水腫、虛弱、走路喘噓噓、頭痛、肌肉萎縮)才來就診時,只能拖延洗腎了,因為所以30年不良控制的累積惡果,才剛開始治療的光明力量,有如魔高一丈,道才剛出生不及一尺,所以等道高十丈,還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不可避免洗腎,但是胰島素密集治療,正常了血糖,減少虛弱與口渴的症狀,對於心血管病、敗血症等還有亡羊補牢的效果。

6. 主動治療 active treatment

並非古代的久病成良醫,而是現代版的打破過去只靠醫生單打獨鬥,集合護理,營養,與社工、志工等人員的結構,但不能獨缺主角,病人是治療生活疾病的主角,除了尊重病人的權益,病人沒有技能主動參與疾病,就不可能打敗病魔,獲得健康,所以在1986年起洪醫師主張病人主動與醫師被動治療糖尿病,邀請病人正面對待問題。雖然現在有便宜又有效的健保,但是病人一樣要有責任照顧自己生活起居,才能恢復健康,病人除了與醫療團隊一起圍剿疾病外,自己要有心健康起來,例如戒菸,戒酗酒,養成運動的習慣等。
在醫師面前抱怨祖先遺傳給他壞體質,媳婦給他買了很多甜食,接著就是回家佯稱醫師都在罵他,其實遺傳只佔25%的致病機轉,媳婦不敢違背老人家的旨意,目前的醫師更沒有罵病人多吃,全部都是病人痒稱,想要遮蓋自己多吃而造成血糖過高,怕露出馬腳而出現事先攻擊旁人而已。

7. 終身持之以恆 persistent and consistent

許多人初診時一鼓作氣,想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復正常血糖,但是一年半載,就一曝十寒,漸漸血糖又高起來,或是自己認為好了,隔天再驗也沒甚麼異樣,於是自作決定中斷治療,等到有嚴重症狀出現,再回頭就醫,已是百年身。
健康像存款,生下來時,我們從父母得到一個公司,有人揮霍,公司現金越來越少,不聽員工直諫,也聽不進企管顧問的建言(醫師),直到現金用罄,周轉不靈,才大喊救命。
人的生命像一棵盆栽,經營健康有如照顧這盆栽,出生時得到一棵生意盎然的苗,有人用心學習,澆水,修剪,除病蟲害,施肥,所以開花其常而漂亮,反之有人不用心,夏季兩天不澆水就乾枯而死了,人生的確不一樣。
長期治療的病人,即使初診時只剩10%的慢性腎衰竭的病人,經過胰島素與低蛋白飲食,都能安度沒有過洗腎的日子時數年,原因無它,接受現代實證醫學治療而已,目前的口服藥與胰島素,經過億萬人的使用,都沒有絲毫傷腎的紀錄,所以反而繼續用藥或用胰島素,有良好治療(糖化血紅素在7.0%以下),所有病人都可以維持不用洗腎。
再多的醫師說明,或再多的衛教都白搭,邏輯也會被海馬核突來的危機感,壓制過整個大腦數十年來的判斷。於是就會出現怪異的行徑,例如尋求秘方,大量節食,或個性大變自暴自棄,或怪東怪西,甚麼都不對勁。
其實治療一點都急不來,因為高血糖症,國際標準步驟要計畫一年內回復正常,普通不太高的血糖,也要計畫3個月才能平穩,但少數病人聽不進醫師任何話,一直在原地踏步,被血糖催殘,併發症叢生。其實併發症的預防是需要事前操作,因為血糖一旦升高,高很久,或已經併發症出現,事後補救也急不來,也來不及。
根據國際多國多中心的長期追蹤顯示,控制不良的病人,經過治療,血糖正常後,需要再5年的保持正常,正常組才能與不正常組有明顯併發症分別,所以眼前補救過去積弊的效果是緩慢的。相對的過去有良好治療的人,現在失去治療後,也要經過十數年,才會有併發症,所以許多病人就會覺得很高興,反正不治療也不覺得怎樣,其實併發症也是來的很慢的,現在的併發症,就是出生後至今的生活習慣的總帳,高很高(飯後高於300mg/dl),高很久(數十年),併發症(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 才會爆發的,爆發再尋求治療,假如心肌梗塞是心臟科,腦中風是神經內科,腎衰竭導致是腎臟科,視網膜出血是眼科的急重症,沒有良好的治療是我國健保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國內糖尿病殘障高居世界之冠的原因,所以我在1985年回國後,一直不斷地教育病人的願景至今仍然歷歷如新,還有許多人還沒被救到。

8. 醫師的大腦治病人的病 the brain of MD treats the disease

醫院有設備,有藥物,有材料,有鋼筋水泥與裝潢,但是最重要的是人員的素質,尤其重要關鍵人員的資質與訓練,整齊而優秀的專業比機器或裝潢重要,醫師的判斷與說明,比藥物重要,但是制度上的連續處方,以價格誘因,引發多方面醫師考量,到底以專業判斷(病人還未穩定,或連續處方後,更不穩定),或病人需求(病人要求連續處方可以減少部分負擔的金額),或治療的連續性優先的問題。或許醫師大腦的訓練與專業考量可以聽聽看,因為目前台灣新陳代謝科的醫師與世界的認知是接軌的,長期慢性病連續處方簽的病人血糖都較高,一個月來一次接受監測的血糖都較好,每下降1%糖化血紅素,就可以減少21%的總死亡率來看,無論個人與國家來看這個投資,都相當值得。
常常有病人問為何同樣藥,會有不同結果,他剛轉來時吃了10粒藥,後來減成了2粒,因為洪醫師指導他飲食,說服他開始運動,所以可以用較少的藥物,一般正常血糖後,多數人有減藥經驗,但是多數人又會回復以前的習慣,所以再次回升的不是少數。

9. 注意聆聽 listen to the doctors

除了講給醫師聽的主訴或回應要正確無誤,以利診斷外,也要聆聽醫師與團隊傳達的資訊,洪醫師的志工曾經在旁統計,這其中包含病人或浮躁或沒有注意,或老人失智症初期,而沒有,或沒有辦法聆聽醫師說明的佔極大部分,多數人未聽對方說明的是一種習慣,所以醫師說明,病人又把話轉向了。
聆聽醫師的囑咐與關心的目的,是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考量,以避免多吃藥,少吃藥,或漏了檢查,來院時的準備等,與流程與醫師疾病透明化的努力。了解假設語氣隱含的頻率高低 to learn about subjunctive,一般國人沒有外文基礎與科學訓練時,常無法了解假設語氣,英語,德語,其它印歐語,甚至日語、韓語都有假設語氣(subjunctive)的動詞變化(conjugation)。
中文的萬一,比較像意外,卻無法傳達完整的假設語氣,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假設語氣的情境。許多病人一聽『吃血糖藥,要注意定時定量,萬一少吃了食物,可能引起低血糖症,再萬一沒有馬上吃糖或糖水,會有昏迷的危險』,這些話,就有2成不來了,志工追蹤發現病人嚇倒了,聽到萬一就以為會發生。所以要注意假設語氣的頻率,例如這種降膽固醇的藥物,每100萬人中,有8人可能發生肌肉溶解症,假如萬一吃藥數天後,忽然小便顏色深黑,肌肉疼痛,就表示有可能肌肉溶解症發生了,要馬上停藥,結果有近半數人就不吃了。藥袋上寫上可能的副作用,病人不敢吃藥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歷史上中國無醫藥透明化傳統,現在醫師與許多衛生人員想要與世界接軌,造成更多問題,社會進步需要時間,努力說明的醫師也會一段時間被許多病人誤解沒有醫德(這醫師竟然開有副作用的藥給我,或這醫師嚇唬病人,反正不知情的病人常會誤解醫師對病人關心的好意,與對[國際上透明化、事先病人參與預防、病人安全對策等項目]醫德的堅持)。
現代醫學很安全,因為出廠前,經過10年,通過了細胞學、動物學、後來的臨床人體實驗,上市後,又要做追蹤,全球又透明化共享資訊,所以安全係數很高,絕不是『藥物都有毒,最好不吃』,在加上醫師的說明,使用者也要聆聽,明白注意要點,重重保護,意外就能減少到趨近於零。

10. 建立醫病關係,愛惜健保資源establish a rapport with a doctor & sustainability of health insurance

過去老人家在日據時代,稱醫師為先生,也就是老師,極端崇敬,現在別把醫師當成開藥工具,以平常心與醫師討論個別的問題,比較能得到好結果。,因為這是公共政策,醫師也是公共醫療制度的執行人。
與醫師一起維護這個台灣最好的社會制度,有病就看,有看必有檢查一定要複診,或開藥或解說,早期發現,增進健康,才能有幸福,但是鑽健保的漏洞,或謊稱沒有藥,來嫁禍他人,則會增加健保與醫院的負擔,影響其他的人的權益。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39篇】否認期

2018.9.6

什麼是否認期?

就是已經得了病,已經符合的診斷標準,但是病人在內心的深處,還是不喜歡被貼上這個慢性病的標籤。
假如慢性病像糖尿病,他就會慢慢的侵蝕人的健康,包括他的認知,智力,體能,那一天就產生了併發症比如說急性的發言或心肌梗塞或腦血管病。
糖尿病是很容易治療的病,每一個人接受了它,來到我這裡,就有辦法降下來,無奈許多人就有超長否認期!
什麼會助長延長否認期,就是543的說法,病人更好鴕鳥,造成血糖忽高忽低,是造成心血管病最重要的風險。

2019.3.9

緩解者群像

否認期短、聆聽我說、閱讀我寫。
飲食均衡、定量、計畫不隨興。
自測飯後血糖。用藥像高鐵班次準時、永不脫班。

2018.8.2

一位中部來的女性上班族,讓我想起,一般糖尿病人面臨的問題,以及非糖尿病的面臨的問題。

我反對把糖尿病之前血糖過高症,英文prediabetes 翻成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被了解是你已經進入到糖尿病,會影響到你很多方面的權益,工作的權益,投保的權益。
所以專家不應該把血糖稍高的人,稱為糖尿病前期,這是極端的不注重人權。
但是對於已經有糖尿病的人,一直拒絕去接受他是糖尿病,又是另外一個極端,代表是否認期過長的一直否認。
這位女性他非常的認真去學習,當然還是有需要醫生跟他檢視的地方,但是也是任何血糖稍高的人遇到的問題,會變成社交的障礙,無論是家人或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因為每一個人對健康的認知程度不同,以及他的生活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一些衝突,所以在我的治療裡面是最接近一般的人的生活,我的禁忌最少,我的飲食就是恢復到我小時候飲食。
那時候在我們的社區裡面,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吃,我也沒有規定說你一定要吃台灣菜,或美國菜,德國菜而是所有的了。
澱粉裡面以米飯的澱粉,來配合其他的食物最方便、最便宜,以及最能夠壓制血糖的上升,所以請大家假如家裡面有人有類似的疾病,也應該一起來看我的臉書,然後也為了自己以及為了心愛的人一起來達到健康的目的。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40篇】糖尿病前期

2018.10.13

為什麼年輕上班族多三高?

血糖高,腰圍高,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再加高膽固醇血症?
三明治是在麵包中間放置肉、乳酪、蔬菜等食物,加上調味料、醬汁,任意選項搭配在一起的國際小吃,所以深受美國文化披背之處的年輕世代喜愛,台灣上班族最愛的早餐之一,就是紅茶配三明治,但是血糖很容易升高。
歐洲長期追蹤研究顯示,每天喝300毫升小杯含糖11%的飲料,比偶而喝者,增加糖尿病25%的發生率。
在我門診當中,年輕上班族,許多人已經有高血糖症,prediabetes我們翻成糖尿病前期,這不是我所理解的醫學拉丁字原意。
Pre當然大家都知道是在。。。之前,diabetes翻成糖尿病,所以意思就是在糖尿病之前,當然還沒有糖尿病之真意,怎麼翻成前期,那不就是已經糖尿病了嗎?
這些小事,我當成大事,因為糖尿病會影響很多社會要件,例如投保,工作與別人對該員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我關心三明治的麵包,高升糖,又含反式脂肪,最後是火腿仿製品,這更是大食安問題未爆彈,肉品的暗處。

圖:日本三明治,日本不允許反式脂肪,所以沒有高膽固醇血症問題。

二十幾歲就糖尿病前期,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高,甚至於已經有低血糖症狀的人很多,基本上他們都應該要做一級、二級預防,一級已經過去了,那只好趕快請他們過來做二級預防,早期發現立即治療。

2019.4.24

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為什麼年輕人才20-30歲,為什麼糖化血紅素已經糖尿病前期?
因為當你多吃點心的時候,你就要多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分泌越多,你的胰島細胞越衰弱,因為精疲力竭,一天到晚都在吃東西,胰島很快的就會衰竭,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引起血糖過高時胰島素阻抗,因為你常常吃東西,或者大量的吃東西,身體的胰島細胞要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胰島素的分泌量很大之外,血清中整天的胰島素的濃度,也會比正常人高很多,比如我三十幾年前看病理中心的資料,發現當時台灣年輕上班族婦女,血清胰島素多小於2以下。現在,假如看我門診的資料中,很多人都20-30那麼高,所以顯示我們年輕人有胰島素阻抗的現象非常明顯。
胰島素阻抗,或者是胰島素衰竭,或者是兩個合起來就是糖尿病前期的原因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41篇】有關糖尿病治療

2018.6.27

第一型糖尿病在1982年我在德國博士研究以前,就有很多人作過研究證實有部分的胰島素阻抗,雖然第二型糖尿病才主要是因為胰島素阻抗,漸漸再加上分泌減少所引起來的。

所以在治療上,當時就有合併胰島素,使用口服降血糖藥庫魯化在第一型糖尿病上。
但是第一型糖尿病是絕對需要打胰島素的,因為他發病是突然間胰島細胞迅速破壞,但是加上庫魯化,對於減少胰島素上是有幫助的.所以最近有人說雙重糖尿病,就是第一型糖尿病同時伴有肥胖和三高的情形.
第一型糖尿病不可能用口服藥就可以把它治療下來,一定需要胰島素,但是在人工胰臟的治療之下,血糖正常後,許多新發症的第一型糖尿病人可以緩解!或是在少數的高段專家努力之下,新發的第一型糖尿病也可以緩解!不過根據我過去的經驗,即使已經10年的第一型糖尿病病人,也可以緩解!
第二型的糖尿病病人,剛開始的時候都可以用口服藥治療,但是漸漸的血糖越來越高,口服藥就失去了效果,這時候就需要胰島素治療.
不治療放任血糖高,就是讓內膜細胞漸漸變化,出現微蛋白尿,然後神經病變、心血管病、腎病變,以及視網膜病變等,就慢慢地發生了。
這時候即使血糖在努力的治療正常,由於遺產效應,所以也不可能減少猝死或死亡率了!

2017.1.11

我的糖尿病的治療最簡單

糖尿病的治療就是醫生的頭腦,要移植到病人的頭腦裡面去,才有辦法治好。
病人頭腦都是裝舊的時候資訊,那這治療一定是失敗的。
我每次說糖尿病是永久的病,糖尿病是長期的病。
糖尿病不是要降血糖的病,而是恢復正常新陳代謝的病,什麼是恢復新陳代謝?就是三高四高五高,都要恢復到正常的起伏範圍內,很多人只為了降糖,就把身體搞壞掉了,甚至於低血糖而喪命!
我的病人很少低血糖,更沒有因為血糖過低的喪命,因為我不罵病人,我也不要求病人改變他原來的飲食習慣,我只要求並且要稱重飲食,固定吃飯,就是病人要固定下來他一天所吃三餐的份量。

【糖尿病心法入門第42篇】適醣均衡飲食 打敗糖尿病

這是我2018年在書田診所定期記者會上的發表,本來我的題目是『適醣均衡飲食 緩解糖尿病』,後來公關專業修改為『適醣均衡飲食 打敗糖尿病』,比較親民,我想強調國際上千千萬萬的醫師與科學家,都試著想要『治癒』糖尿病。
2009年官方期刊說:
美國糖尿病協會的使命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和改善受糖尿病影響所有人的生活。越來越多科學和醫療用品(1)和評論(2)關於糖尿病治療使用術語“緩解”和“治愈”為可能出現的結果。

我要說的是『糖尿病目前是一個終身標記』,但是許多人想去挑戰它,比如我在德國博士班時,曾經研究的人工胰臟,或其它幫浦。我回台灣沒有機會發揮,我只好臨床上觀察,以及小小研究病人血糖,現在已經有 2000多人緩解過,他們散佈在台灣各個角落,過去曾經被沒有緩解過的人排斥,現在有臉書作為佐證,真的跟著我定食定量均衡吃飯,打胰島素的人,每天都有人降下來,甚至數人緩解。

『適醣均衡飲食 打敗糖尿病』是洪醫師記者會上的發表簡報幻燈片,無私公開分享給大家: https://reurl.cc/WR9o4O

 

【糖尿病心法入門第43篇】請不要拼裝 打掉重建

2019.7.5

既然你來到我這裡,過去治療失敗的就過去了,您就跟著我的臉書正確的持續的做一年,我們再來觀察成果好嗎? 您至少要三個月血糖才能降下來,再把過去的糖化血紅素都洗掉又要四個多月,所以一共要驗收成果至少也要八個月,請不要事先就說沒有效果,或者是效果這麼慢。 常常有許多病人說我都跟著你做,但是實際上去深入會發現早餐吃麵包早餐吃麥片早餐吃饅頭早餐吃鍋貼吃水餃吃麵,吃米粉,吃蛋餅,各式各樣的早餐怎麼能說是跟著我一樣呢?您吃的東西我那一天有吃嗎? 再說午餐和晚餐假如你沒有自己煮,在外面吃自助餐,當然血糖會高的100以上,您現在所說的藉口,我在臉書上面都已經再三的吩咐過,請大家看我個人臉書從九年前開始看回來,連病人討論單也都一起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了。 這是您自己生病,我們也幫不上忙,所以請你要自立自強,自己進修,吸收我大腦的精華,才有用要不然543的為主體,加上便利超商的飯糰,不是遇到飯的就能夠降血糖,當然你的血糖就降不下來了,反正您都是有藉口,就請您從頭開始看有那麼困難嗎? 假如自己看有困難,家境有許可,當然可以在榮新掛號,星期一下午和星期二下午都可以掛,就可以享受一個人單獨衛教的樂趣。 假如你沒有辦法接受自費,那就請您按照健保的規定,在我這裡看三個月之後,接受我們衛教師的指導,他們都學有專精的護理師和營養師,不會讓您失望的。 我很樂意教學,但是您一個人佔用一個小時,就會造成我後面的病人全部都不來了,因為他們等得太久,浪費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請您多多包涵。 我在教學的時候不要老是用您自己的方法來做,而是注意聆聽我的方法,而不是要我去找出您問題所在,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去指責別人,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又不能說把你的頭腦全部破開洗乾淨才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44篇】容易升糖及胰臟癌發生率的排列順序

這是引起內分泌的胰島細胞分泌忙個不停的排列順序,
也是引起外分泌胰臟癌發生率的排列順序

2017.3.29

容易升血糖依序是

糖水,甜冷飲
澱粉勾芡
五穀粉
沖泡麥片,速食麵
甜點,各式麵包
冬粉等澱粉條
麵條
粗麵包
米飯與整粒五穀類煮成
全榖粗粒,含果皮
最不容易的是吃均衡營養的一餐。

PS: 通常越細小的澱粉條,越容易消化,冬粉除了很細之外,他又吸很多的水,所以進到胃酸裡面,一下就被分解了!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第45篇】緩解篇

2016.7.6
許多人以為看我把糖尿病人緩解,就像俺公甲雞胗,快快!
其實緩解很不容易,在世界糖尿病治療中,是很難達成的理想!
請達到的人珍惜!

2018.8.28
再一次見山是山
有許多人緩解後,就不再回診了,他們自由自在,吃喝玩樂,有一天又病入膏肓住院,他們又再見到另外一座更高的山。

2019.2.21


【敬致想緩解的糖尿病友】

因為我已經緩解了2000人,許多病友看到我的臉書,或者被我緩解的病人,在外面會炫耀自己現在不用吃藥了,而造成許多糖尿病人的恐慌,特別在今天提出呼籲,每一個人的基因不一樣,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每一個人的時機不一樣,以及每一個人的財富父母親不一樣造成你今天的結果。

比如說你們家本來就比較少吃健康的食物,吃比較多外食,尤其是偏高脂肪油炸以及廉價的粉類食物。
第二名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病入膏肓.
第三名一開始就沒有把血糖降到正常,長期忽視,你的胰島素阻抗和胰島素存活的細胞已經過少。
第四名已經有其他的疾病,比如說肢體的障礙、心臟等疾病,造成您運動的限制,
或因為您過去的教育10年無法很快地了解我的臉書。
第五名因為您的個性、身體,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再學習,所以造成您原來的方法還繼續存在,困擾著您的大腦,所以你現在使用的方法是三分我的方法, 七分過去的方法,當然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結果。

不過我認為無論如何,你的血糖已經降下來了,您就享受目前這個是您能夠得到的最好的結果,一直羨慕別人,您可能不是會變更好,因為那一些緩解半數的1000個人,可能到後來不一定比您好,因為有一大半回去又大吃大喝,幾年之後慢慢慢慢血糖又飆上來了,他們就不敢再回來了,所以接受您自己,不要眼高手低,好好的享受生活吧!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
誰需要要CGM連續血糖監測儀 

糖尿病年輕化,為什麼?
洪建德醫師專欄

 

 
 
 
為什麼需要「CGM連續血糖監測」?你知道「CGM連續血糖監測」是有利於緩解糖尿病嗎?許多食物中升糖指數都不同,又升糖指數在個人之間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通常越嚴重的糖尿病,血糖越容易上升。
 

洪醫師自1982年公費留學所學的人工胰島升糖研究,以及長期以來對營養食品以及飲食之於疾病所做的研究,40多年來都需要有機器來做連續的葡萄糖監測,並大力推廣糖尿病緩解;過往病人以藥品、胰島素、血糖機為主,但還是缺少辨別自己血糖的起伏的問題,拜現代化科技有了CGM連續血糖監測,借助這些強大的科技與軟體,監測24小時的血糖高低起、呈現飲食影響的血糖原貌,醫護團隊才能使病人更加安全、更有策略的達到糖尿病減藥與緩解!

 

糖尿病的減藥與緩解的基礎不是願力,而是科學根據!

CGM連續血糖監測即時的血糖數值,可以同時看到安心與戒心,是學習自我控糖的工具, 回歸正常人的三餐飲食型態,讓緩解糖尿病的美夢可以成真,這就是為什麼洪建德醫師要不斷地倡導用科學數據來實證醫學!
 

糖尿病緩解的定義
多數普羅大眾,生活在天花已經絕跡的現代,常有一副錯覺,現代醫學可以治癒疾病,如感染症,皮膚長了瘡,用了抗生素,疾病消失了;但是新興傳染病在21世紀陸續震撼,慢性病沒有早期發現立即治療,末期求診卻要求痊癒是今天新陳代謝門診日常的場景。一般『治癒』指恢復『健康』,治癒常常用在急性的疾病,但是像癌症、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即使存活五年後,癌細胞找不到了,或糖尿病血糖跟正常人一樣正常,也停藥了,通常還不使用『治癒』,而使用『緩解』,因為疾病仍有可能復發。本來糖尿病緩解在以前,只存在於密集胰島素治療的病人,由於這是少數國家,少數醫師在從事的研究與治療,所以不普及,但是近來藥物,針劑,甚至口服腸泌素的登場,以及連續血糖監測的輕薄短小化,隨身穿戴,使得第二型糖尿病緩解變迅速普及,醫學會上開始注目。時間較長的緩解可以視為治癒,就如同癌症的治療一樣。 血糖正常(糖化血色素5.6%以下,且空腹血糖值小於100 mg/dl) ,臨床上不需要藥物或是其他侵入性治 療;若完全緩解時間超過 5 年,則稱為長期緩解。過去我緩解病人有少數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測試結果與常人一樣,這群人定義將有待國際專家會議來定義治癒。 
 
 
 
家用血糖機與糖化血紅素的極限

暴露在過高或過低血糖值的時間、血糖變異度 (glycemic variability)、短期內血糖值的快速變化

我們就從近來兩年的案例來討論,連續血糖監測儀是由醫療專業人員安裝,醫護人員將極細的血糖感應針置入皮下,在置留天數內,持續且自動地監測皮下組織液葡萄糖,經過藍芽紀錄在接受器中。

使用期間同時做飲食(拍照)、運動及藥物的紀錄,事件將以圖表輸出方式顯示於CGMS系統,所以可確實看到病患在任何時間點的血糖濃度。

連續血糖監測

連續血糖監測儀改善了單點自我血糖監測的弱點,如:1976年,檢驗糖化血紅素儀器的量產,臨床上看到了過去本來看不到的中長時間4個多月,病患的血糖類平均值。

1970年代第一台血糖儀Dextrostix登場,但其精度和準確性很差。到了1970 年代中期,患者在家中使用血糖監測的概念被討論而形成共識,到 1980 年起,各廠牌林立,至今也逾40年。

但是血糖過高或過低,血糖到底是快速變化中,或整天都是此範圍盤旋,無法判斷是否要馬上採取行動;一段時間下來,更無法演算血糖變異度 來互相比較前後,或個案報告,系列個案研究報告,更不能因此選擇或變更適當藥物的參考。

有家用血糖機,為何還要連續血糖監測?

1、家用血糖機到底沒那麼方便,一天到晚能夠隨時張開眼睛,能夠看到現在血糖多少。

2、單點家用驗血糖,能夠驗幾次?一天驗30次已經是德國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極限了,一方面花時間,另一方面,十根手指都像酷刑一般,針孔密佈,即使30次,也看不到病患糖尿病全天候血糖的輪廓,最高點與最低點都不知道,所以當年就要進入人工胰島室,接受住院臥床的導管置入靜脈的連續驗血糖,以及胰島素書佇系統,問題是住院臥床不是日常,所以對於日常生活事件沒有增益。

3、目前家用血糖機,最多做一些飯前飯後的配對,但是僅限於飯前點,飯後點,兩三點驗血糖,看不到磨粉狀澱粉做成的食物,在半夜或清晨的嚴重低血糖,例如午餐只吃一碗湯麵,沒肉,沒蛋,沒菜,半夜多發生低血糖;或下午茶,宵夜吃米果,結果半夜血糖過低,只有連續驗血糖監測,才能精確看到這種關聯,說服病人才有力。過去我用人工胰島室內經驗,與本土升糖指數系列研究,寫在臉書,有讀願做的人,都好了,但是不願讀,不願信的,只能借助機器,讓他與血糖一起漂浮,翱翔,潛沈,就可以精確衛教。

4、單點家用驗血糖,不可能發現工作壓力、睡眠、飲食、運動種類與長短對血糖的影響多久以及多強大,例如有人發現上班就高,老闆找他說話更高,吃富含粉狀糊狀食物,很多油,加糖食品,都迅速飆高150以上。

5、因為穿戴隨時看到現在血糖,預防嚴重低血糖,因為穿戴,所以運動,宴會,久坐,壓力,在長時間穿戴後,大腦漸漸會理出,這時的高,除了飲食外,其它的因素,進而避免發生這些事件,或修飾這些事件。

6、光看家用驗血糖紀錄很正常,醫師想糖化血紅素應該在6.0上下,但是打開檢驗報告,卻看到出乎意料之外數值,這時病人常常說:『你們醫院驗錯了!我都依照衛教飲食了』,團隊成員也只能啞口無言。但是連續血糖監測儀協助醫師更精準看到病人全天飲食,與事件發生時間與狀態。改善衛教,與開立或停止藥物種類,時間與劑量。

7、病患跟著連續血糖監測儀翱翔,深入體驗日常生活血糖的事件對血糖變化,有助導正病患過去行為與習慣,達成有利的生活形態,所以是所有生活型態病的救星。

8、因為單點,即使配對驗血糖,不能看到空腹到空腹之間的變化,血糖不穩定與易發生低血糖甚至時辰與頻率,衛教飲食分配,份量,做菜,次序與內容有極大幫助。

誰需要使用CGM連續血糖監測

1、經常反覆低血糖的新病人,來了門診,就要醫師馬上好,但是什麼都沒有具備,也不想做。

2、血糖變化起伏,尤其半夜血糖嚴重過低,甚至休克,經醫師解釋與衛教,仍然不見好轉者。

3、糖化血色素不理想,但是自認為飲食控制已經盡力者。

4、運動量改變、生病或感染、開刀、重大事故、出外旅遊時,大事都適用。

5、老病人一直都穩定,但是現在糖化血紅素突然升高,問診不出,到底發生什麼生活變化者。

6、密集胰島素治療前,治療中,當時為了高血糖病人達到正常血糖的目標,施打多次基礎與飲食追加胰島素的病人。

7、想緩解糖尿病的新病人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https://reurl.cc/oZq0eV

富含蛋白質類食物先吃一口→肉菜混吃→冷飯→最後吃40大卡水果
(或)先吃進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再吃蔬菜完→冷飯→最後吃40大卡水果
  

重點為了要讓氨基酸在吃飯前15分鐘就進入人體腸胃道作用,消化吸收,先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能讓血液中早一點出現胺基酸,刺激胰島素和其他腸胃道荷爾蒙的分泌;接著吃菜,因為蔬菜也有三大營養素,而且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先吃,不必完全把肉菜分開吃,無論如何第一口、第二口,應該吃進去相當分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等到肉、菜都吃15分鐘過去了,胰島素的分泌也已經做足了準備,足以應付接下來吃進的醣類,再吃冷飯,慢慢分解兆糖成葡萄糖,有效利用胰島素進入細胞,細胞有元氣運作,或儲藏能量起來,血中葡萄糖也就降下來。

單糖含量最高的是水果,升糖很快、血糖容易飆高,則擺在最後吃,並限制在40大卡,大約一粒85克的柳橙,才不會上升血糖太多太快,吃太多水果,升糖快速,治療會功虧一簣。

剛開始許多人說做起來有點不容易,因為我們在飲食上傳統多是吃飯來配肉、菜,假如光吃白飯卻吃不下,那表示你的白飯煮的不夠好吃,以及不夠能夠欣賞蔬菜的淡味,這是南宋禪宗和尚素食的主張食物有六味,植物類的稱為淡味,假如還是不習慣淡味,建議留下一些肉和菜,以及肉湯與菜湯,以便吃完那最後的冷飯。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延伸閱讀
白米飯降血糖揭密進食順序:肉-菜-飯▸▸https://reurl.cc/Q4kQV9

 

什麼是兆糖?
這是洪建德醫師所造的”字詞”,因為許多人會搞不清楚把游離糖與果糖糖漿,或者蔗糖糖漿、蔗糖粉、楓糖漿、以及蜂蜜和澱粉,把能緩慢釋放的醣體”兆糖”當作是一樣的東西。
 
因為兆糖能夠延緩,澱粉要到六個小時才慢慢吸收,假如米飯前要先吃肉和菜的話,再加上又有油脂來炒菜,或者是來拌菜就會延緩到六個小時的胃排空時間,這樣子才能預防低血糖,才能防止血糖一下子衝高,一下子又掉下來的風險!
 
再說兆糖
自然界的澱粉存在於所有的根莖類食物和五穀類裡面。
澱粉存在並不是單獨的,而是同時還有其他不可消化的成分,比如說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等。
所以假如您吃的是天然的食物,比如烤地瓜,或吃煮糙米,您得到的結果不似吃到葡萄糖水,而是成千上萬上億上兆的葡萄糖,他們可能用直鏈的形式結合,也就是500個到20,000個之間的直鏈結合,這需要花很多時間,在我們的腸胃道裡面才能慢慢消化,所以血糖的上升是非常緩慢的。
再加上它還有那麼多的不可消化成分,所以對人體的腸胃道益生菌會有好處,古時候的人不知不覺當中又會把食物放了才吃,因為不可能每一天都有固定的食物可以使用,所以它會吃到很多抗性澱粉,抗性澱粉又會增加大腸裡面的益生菌。
 
兆糖讓你高興
米飯含有成千上萬的葡萄糖,當您過去一直怕米飯的時候,產生酮酸,大腦就會想辦法讓你去喝可樂,或者是其他含糖的飲料,因為大腦覺得快人受不了了,當您正常吃米飯吃肉,吃蝦,吃蟹,吃各種不同類型的,吃菜是有營養的食物,讓大腦高興,您自己就會高興。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遺產效應』
遺產效應 (Legacy Effect),在糖尿病的早期,就採積極的治療方式,即使日後沒有繼續使用積極治療,但是這種治療好處,仍然能夠持續到未來的一段時間。
 
 
積極治療糖尿病的好處可以維持10年以上

在美國糖尿病協會2018年年會發表的VADT的研究顯示:即使在罹患糖尿病已經有一段時間的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好血糖,正面能在未來的10年帶來心血管的好處,但是遺產效應在15年後,好處就會用完。

在沒有大型長期研究的1985年,我們開始採取積極的治療方式,目標是緩解,所以有跟著我的人血糖很好,醣化血紅素都會在6.5上下,有一部分的人還會緩解。

但是跟日本人不一樣的是台灣10年之後繼續在門診大約低於2成,日本的同儕是10年之後,八成還是在原來院所,所以當這些人選擇了搬家到其他的院所之後,假如不是採取之積極的治療方式,即使後來血糖又高了起來,還在未來的10年有心血管的保護作用,但是這樣的效果在15年就看不到。所以要維持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應該要持續積極的血糖治療。

遺產效應可以庇護多久?
一直有老病友回鍋,這些人過去我把他們完美治療到6.5-6.9%之間穩定恆定十來年,但是諸多原因便失聯不再回診。
雖然在沒回診時,糖化血紅素很高,但是卻沒有微尿蛋白,這便表示過去10多年前完美的治療,還可以庇護迄今。
 
其實不只VADT(Veterans Administration Diabetes Trial), 過去有很多的研究顯示,本來積極治療病人10年,再把它放入放任治療的一組10年,這10年當中幾乎不會有什麼心血管;但是相反地把糖尿病放任10年,再回來積極的治療,心血管病也是會慢慢地在群組內發生,所以早期的研究因為預算不大,統計學不夠精準,所以做出來的結果常常會有其他的干擾因素,以致於看不到積極治療的成果,當時就以為有積極治療跟沒治療是一樣的。
 
案例啟示
所以說現在好過,是因為過去一直有積極治療,就像影遺產或有財產、積蓄;現在難過,是因為過去一直赤字,累積過多的負債。
 
所以諸多慢性病的遺產效應,對於沒有攝取足夠與正確知識的病友們,剛好給密醫、郎中醫師、『聖人』、以及偏方,可以有欺騙10年的機會。
 
欺騙機會可能會有兩次,第一次初發病有10年可騙,第二次是給用心的醫師完美治療,便是第二次10 年;但等到快不行的時候,或已經病入膏肓,再丟回給健保與原來積極治療的醫師?
 
不要再受騙或自己騙自己,疾病模式很少是『螃蟹咬我,我很痛』,多數是『慢性病都是遺產效應』,而最典型的就是糖尿病;每一天都能看到幾個各式各樣受騙被蒙蔽的病人案例,為何病人會不滿意自己的病狀,因為過去數十年的負債已經加上利息了…。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https://reurl.cc/oZq0eV


台灣有位愛吃米的醫師,堅持天天三餐吃白飯。打開他的臉書,每天早、午、晚都能看到他吃了什麼,只是無論菜色如何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一定有碗米飯。「養生的不二法門就是吃白飯,白米也是五穀類中最好吃的!」醫師更打趣的說,「如果你看到哪一餐不是吃飯,就是遇到『主婦休日』!」

(洪建德認為養生之術無他,就是回歸老祖宗的飲食方式,餐餐都要有肉、菜、飯,均衡飲食。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洪建德餐餐都少不了白飯,更帶便當超過半世紀。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糖尿病專家洪建德醫師,已經帶了超過半世紀的便當,本身有糖尿病家族病史,靠著吃飯和天然新鮮的自然食物,至今沒有糖尿病;他的病患跟著他,不只擺脫了視網膜病變失明、截肢、腎病變洗腎的恐懼,許多人甚至停用了藥物,在臉書現身說法。

(在洪建德的建議下,不少病患透過正確飲食,讓血糖獲得良好控制。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洪建德認為,70多年來,我們米飯的銷量不停下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現代人對米飯存有太多誤解,「其實養生之道無他,返璞歸真,循著老祖先的方式飲食,吃米飯也能很養生。」他也在臉書分享「樸實無華」的力量,「我治療的秘密心法就是侘寂,璞璞白飯,家常飯菜,就是侘飯,吃下去營養,抗衰老,新陳代謝,都走上坦途。」

受訪的時候,他特地為我們澄清了一些吃米飯的迷思:

Q1/吃稀飯,清淡又養生?

A:錯。

許多人認為稀飯比較清淡,錯以為更養生,有些老一輩也習慣在早餐吃稀飯,但洪建德指出,其實吃稀飯是100多年前、城市化之後才開始的事。

而無論稀飯、燕麥粥或即溶燕麥片,吃完一個小時左右就消化殆盡,吸收太快的結果,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再下降,高低起伏相當大,就像在喝糖水,而且很快又肚子餓,導致吃下更多東西。建議生病時或大病初癒後,身體虛弱的人比較適合吃稀飯,但一般正常人或勞動較多的人不適合多吃。

(醫師指出,稀飯消化、吸收快,比較適合身體虛弱的人食用。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Q2/白米飯太精緻,應該要吃糙米、胚芽米?

A: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洪建德對「精緻澱粉」有一套更好的詮釋:米或小麥等禾本科五穀類被磨成粉或加工,呈現細微粒,它會影響腸胃道荷爾蒙,使人體胰島細胞太操勞(俗稱的高升糖指數),同時也降低牙床咀嚼能力。

所以許多人把白米視為比較精緻的澱粉,洪建德認為這看法只對了一部分,因為白米只是去掉了米的外皮,但留下百分之八十的米芯,澱粉組織也都還在,不易消化,血糖上升也較緩慢

就穩定腸胃道荷爾蒙、避免胰島細胞太過操勞的前提,白米和糙米其實都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差異只在於糙米多了更多的維生素B1、纖維和提供益生菌溫床等。此外,各種米品種的營養素差異很小。

「我不主張白米比糙米好,萬丈高樓平地起,非精緻澱粉最基礎入門就是白米,也是最好吃的原形澱粉食物。」洪建德認為,白米便宜,容易取得,又好吃,所以帶頭吃白米飯,一旦吃得習慣又能入口,就可以嘗試吃糙米或胚芽米。他也透露,家中有人不愛吃糙米,所以還是吃白米飯居多!

「我主張回到1960年代,就可以健康了。」他認為米飯養生不求高調,「有人說要當摩登原始人,吃500萬年前原始人的食物,我覺得不可能,因為石器開始的工具,烹調,與農業這一萬年的進步,原始人的牙齒是現代人的3倍有餘。」

 

(洪建德認為,白米飯的營養價值不輸糙米飯,而且更好吃。圖片來源:擷取自洪建德臉書)

Q3/吃飯會變胖?

A:錯。

現代人可能100個人裡面,不到1個是因為吃米飯、熱量超過引起肥胖。」洪建德感嘆地說,現在吃過多米飯的人很少,肥胖主因是吃麵包、餅乾,而且大多使用反式脂肪,導致高膽固醇血症流行率日益升高。更遺憾的是,人類過去長期死於饑荒,米飯曾經是農業社會最奢侈的主食,如今卻將肥胖歸咎於吃飯。

此外,熱量來自三大營養素: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為了獲取足夠熱量,假使不吃澱粉,蛋白質和脂肪攝取量勢必會增加,可能導致高脂血症、高鈣尿症,引起心血管病、慢性腎衰竭增加、及骨質疏鬆症;或者只減少澱粉,其它不變,這是熱量減少,頂多稱得上是低熱量飲食。

醫師語重心長地告誡,不吃米飯澱粉,身體得付出很大代價,長期無醣飲食的後果,身體的「水平衡、礦物質平衡、及電解質平衡」都呈現負平衡,減去的體重很大部分只是暫時脫水的假象,將來可能出現溜溜球症候群忽上忽下、厭食症、暴食症,「像跟鬼借債,將來都要還回去。」

Q4/吃飯不容易控制血糖?

A:錯。

醫師臨床也發現,有高血糖問題的人幾乎都來自於吃麵包、餅乾、泡麵、即溶麥片等食物引起,「糖尿病患流行率持續上升,是因為不吃米飯,不是因為米飯吃太多!」因為不吃飯,肚子餓,反而吃下更多不健康的食物。

洪建德強調,不該因為少吃一碗飯、血糖降下來,就大力鼓吹無醣飲食;從人類演化來看,40億年來、自微生物就開始使用葡萄糖為主燃料,「要戒斷醣,除非地球倒轉40億年重新開始演化。」

(圖片來源:謝佳君)

Q5/怎麼靠吃米飯養生?

A:洪建德建議,三餐都要吃原形澱粉,而且最好秤重,分量主要根據體能消耗及身體活動度。以一碗飯重量約200克來看,壯年男性一餐平均要吃200克米飯,依照活動多寡,可以增加到400克;壯年女性則平均一餐吃160克的飯,活動很多,則要吃到320克。

其次,以一個雞蛋含蛋白質約6克,250cc牛奶含蛋白質8克來看,還要搭配足夠的蛋白質,才能合成人體的必需胺基酸,平均一公斤體重要吃一公克的蛋白質,相當於理想體重60公斤的成人一天要吃到60公克的蛋白質。但若是糖尿病或腎病變的病患,每公斤只要吃到0.8公克;發育中的學童則每公斤可以吃到2公克。

洪醫師重申,低血糖、肥胖、糖尿病患、或者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如多囊性卵巢、甲狀腺亢進、葡萄糖失耐症,更要避開麵粉製成的食物、米粉、粿、磨粉的地瓜、沖泡式燕麥片等,以免血糖劇烈變化。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胰島素阻抗和血清中的胰島素濃度』血清胰島素是抽取病人血液,放置稱血清,再檢驗血清當中的胰島素。
正常人的胰島素空腹時候是很低的,代表胰島素的敏感度很大。
但是吃甜食吃多的人,他會分泌很多的胰島素,造成身體的胰島素阻抗。
因為身體會有一自衛機轉去減少胰島素的作用,以避免低血糖,久而久之,就變成血中要有很高的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的代謝運作,這時候就稱為胰島素阻抗了。
 
1. 因為葡萄糖耐受性變差,導因是胰島素阻抗變大了,胰島素阻抗變大之後,血糖當然就高起來了。
 
2. 吃三餐所需要的胰島素最少,體重也比較不會上升,胰島素阻抗也比較不會發生。
 
3.白米飯降血糖揭秘-「進食順序:肉-菜-飯」
因為胰島素阻抗需要澱粉消解,米飯會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三餐飲食肉菜配米飯,均衡營養、米飯屬於超長效澱粉,可以維持血糖6小時不墜。
米飯因為全穀粒,澱粉原生的結構沒有被破壞。但是麵粉,即使全穀粒去磨粉,都沒有抑制升糖效果。
 
4.如何減少胰島素阻抗?
第一個當然就是運動
第二個是不能吃升糖很快的食物,大家應知道含糖飲料、烘焙食物絕對避免之外,勾芡以及磨粉的澱粉要大減。
 
此外避免上夜班或輪班的工作,避免晚睡,尤其是打麻將。
 
不良的飲食習慣也要改善,不規則的點心,吃進去的大部分多是升糖較高的,不均衡的營養,所以也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造成胰島素的阻抗!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你還在不吃飯、控制血糖嗎?被確診糖尿病的你,覺得人生從此黑白,一輩子得吃藥、打胰島素嗎?好消息是,其實糖尿病是有望緩解的,只要病程不長、搭配「適糖均衡飲食」、「定食定量」及運動,糖尿病患也可以揮別用藥人生,過著常人般的生活。

高滲透壓也可以緩解

一位中年上班族男性,因為高滲透壓高血糖症來診,糖化血紅素高達16.3%,經過混合胰島素治療,從一天36單位下降到9單位,糖化血紅素降到6.1%,

於是停掉胰島素,也沒有使用口服藥,至今緩解中。

31歲男子一天只吃兩餐,卻經常吃零食,糖化血色素始終居高不下,後來也在嘗試一天三餐吃米飯後,2個月後糖化血色素明顯下降,也已停藥持續追蹤。

「其實胰島素治療不一定是終生,而且極大可能是愈打愈少,甚至不需要打,這需要醫病雙方密切合作。」洪建德指出,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中被利用,於是堆積在血液中,形成血糖。

許多糖尿病患忽視或道聽途說,不正常吃飯,卻吃各式點心,導致血糖飆高;但洪建德說,根據研究和多年臨床經驗,適量攝取澱粉、米飯的「適醣均衡飲食」才是


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式,執行上有五大原則:

【原則一】醣類約佔每天熱量的50%~60

來自沒有加工、變性製造,沒有磨成粉再製,緩慢被消化的原始結構五穀當主食。

加上水果,總醣量推薦佔每天熱量的50-60%。

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來源要多樣與均衡,蛋白質類食物要先抓到每公斤體重1公克。其餘分配在醣類與脂肪,當然對於日食主義者,洪醫師也會放寬,稍稍增加了蛋白質與脂肪,減少了澱粉佔率。

洪建德表示,無論白米飯或糙米飯,都能緩慢釋放葡萄糖,延緩升糖,糙米飯只是多了纖維、維生素B群及必需胺基酸等,延緩升糖的效果並沒有優於白米飯,尤其老人家消化咀嚼能力較差,建議多吃白米飯。洪醫師主張用餐內容、時間、份量要與藥物動力學密切配合,醫師要全盤通曉與掌握者,緩解機會大增。

在總熱量控制的情況下,若是使用優質的油脂,例如橄欖油、苦茶油,熱量佔比可以稍高,碳水化合物降到4成也還可以接受。如果患者吃不下飯,也可以增加油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重點是總熱量及食物的挑選。

【原則二】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來源要多樣與均衡

首先,根據體重,每公斤需要一公克的蛋白質,例如60公斤男性成人,一天必須吃到60公克的蛋白質,其餘分配給醣類和脂肪類食物,不能偏頗某類食物或取消某類。洪醫師以身作則,每天在臉書泊上自家吃的食物,就是強調正常人如自己,與糖尿病人所吃的一樣。不是糖尿病人就不能吃美食,或正常人就可以亂吃,一樣秤重與定量。家裏有長者是糖尿病,一點沒差別,或過多無用禁忌,讓大家心理健康。

【原則三】吃對順序,蛋白質類食物蔬菜水果

洪建德表示,先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能讓血液中出現胺基酸,刺激胰島素和其他荷爾蒙的分泌,應付接下來吃進的碳水化合物,並將產生的葡萄糖降下來。接著吃菜則是因為蔬菜也有三大營養素,而且升糖指數低,也能為胰島素的分泌做準備,等到吃肉、菜都吃得差不多,大約15分鐘過去,再吃飯,糖分最高的水果則擺在最後。

【原則四】每餐食物份量及熱量維持穩定

除了不能隨心情大吃大喝,或不吃不喝,洪建德也不建議少量多餐的飲食模式,只會讓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酯、熱量、體重都變高,營養密度卻較低。此外,也不建議「一碗飯」料理,無助於血糖控制,例如蛋炒飯、滷肉飯。

洪醫師解釋,雖然一碗飯料理看似有飯、有菜、有蛋白質,但無法依照正確順序進食以外,蛋白質類食物,份量較少,蔬菜更少,或各材料已經各種成分混合,效果就很差。最好是餐盤內有不同的位置擺放蛋白質食物、蔬菜和飯。每一餐的份量則要秤重最精準。

【原則五】不吃點心與含糖飲料

一般人喜歡打果汁,洪醫師表示,一個人吃柳橙整體吃,可能吃兩顆而已,還吃進纖維,但是打果汁,或精力湯,或生機飲量,可能超過數倍,而不自知。

如果糖尿病患還沒有開始用藥,靠正確飲食和運動就能控制,雖然固定一天的食物份量,但是把水果當作點心,分配到三餐中間,也會增加胰島素需求,久而久之胰島素阻抗增加,洪醫師強調三餐胰島素需要量最低,血清低密度與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低。

洪醫師強調三餐的重要,因為點心需要額外注射胰島素,很麻煩,又徒增熱量,營養素密度又低,緩解者都遵循不吃點心。

【控制飲食+運動】避免糖尿病緩解後重新找上門!

洪建德醫師表示,混合肉菜飯的均衡營養一餐,需要6小時才能消化完成,當葡萄糖緩慢釋放,血清胰島素的需求較低,就可恢復胰島素敏感度,胰島素阻抗減少,胰島素劑量也能跟著日益降低,胰島細胞也會慢慢恢復原來的內分泌功能。加上運動能直接讓細胞利用葡萄糖,有助改善胰島素阻抗,更加速糖尿病緩解。

糖尿病患緩解的2000多人當中,都是完全跟著洪醫師臉書改變生活習慣,計畫飲食及規則運動的,每次門診都有數人緩解,因為不同方法結果就會不同,所以不能說只跟隨午晚餐,早餐照吃麵包。

胰島功能恢復速度每人不同,有些人血糖高達6-700以上,糖化血紅素高於15%,但是一個月就緩解,有些人比7高一些而已,自認很遵循,卻要好幾個月才緩解,打胰島素,可以增加緩解機會,光口服藥就比較不容易緩解。緩解後,多久會復發?有人20多年都維持,當然不在計畫與秤重,糖尿病病情還有可能慢慢加重復發。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肥胖」是二型糖尿病代謝高風險族群!!
隨著人們飲食生活習慣改變,有80% 的第2 型糖尿病病友都有肥胖或過重的問題!
 

對於具有第二型糖尿病高風險的「超重、肥胖成人」,就是屬於「糖尿病風險特別高的個體」,例如:身體質量指數≥ 35、空腹血糖110–125,耐糖試驗2小時血糖173–199,糖化血紅素> 6.0%,以及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個體,應該採取更強化的預防治療。

使用藥物治療,例如:腸泌素的注射針劑與口服藥,來幫助體重、高血糖的進展,並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等。

預防治療目標包括:
1、減輕體重、體態管理
2、預防體重增加
3妊娠糖尿病病史
4、極小化高血糖的進展,管控血糖。
5、心血管病風險和相關合併症,預防猝死。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

醫師治療體重超過的人,就要積極使用同時能夠降血糖、降體重、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的藥物,那就是腸泌素了;在「肥胖門診」中已經有愛健康與愛美的朋友們定期來門診治療瘦身與體態管理。

但不能只是愛美而已,對於具有2型糖尿病高風險的超重、肥胖的成人,就是「糖尿病風險特別高的個體」需要積極治療與預防,除了管控血糖問題,更是預防猝死的發生。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  https://reurl.cc/oZq0eV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延伸閱讀
什麼是CGM連續血糖監測儀 ▸▸ https://reurl.cc/eOYYdW
 

適醣均衡飲食吃三餐

 
人類營養最七嘴八舌,怎麼說都有,但是2002年ADA的治療指引就說,即使專家說得也多不是實證醫學,只吃兩餐要不要吃點心?不吃會不會太餓?這就是總熱量的問題,美國衛生部與農業部的健康人飲食指引,沒有主張要吃幾餐,但是我長期的研究與臨床觀察,不吃正常三餐,或是想少吃,或不明究理少吃,而不吃正餐的人,血糖明顯較差。
 
三餐vs少量多餐
常常吃,餐次多多,總量不一定會少!可能反而增多總量,胰島素分泌不停歇,總需求量也不會減少,胰島素阻抗更大增。
 
有人說跟原始人吃,其實原始人是不規則吃,因為食物不繼,今天多了一頭鹿,就吃大肉,連續幾天狩獵失敗,就要吃臘肉與挨餓了,所以進食有儲備營養的胰島素跟著上升,相反挨餓時,有升糖素,壓力激素群,與腸泌素作用,是維持人類血糖不高,不墜的緊密工程。

 

再說極多數國人都不習慣計算熱量,也有鼓勵少量多餐;但我數十年觀察與研究,少量多餐幾乎只是徒增熱量。

 
尤其零嘴與下午茶,都是高熱量食物,又高含量的反式脂肪酸,病人多受三高之苦,甚至多了高膽固醇血症。至於人體生理學上的設計,吃了食物,血中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增加,對心血管也不是好事。

所以我鼓勵病人吃正三餐,吃定量的正餐,不強調多餐,但是注意飲食間隔spacing of meal,當年博士後研究時的飲食原則,吃三餐已經極限,再多只會敗事。
 
但是有人說只吃二餐,那麼門診時就要讓我知道是只吃二餐,二餐的量與內容,這樣才能有資訊做判斷。
 
我主張糖尿病人與正常人都一樣吃、正常吃三餐,吃健康的飲食,只要秤重而已,秤重後查表,加總就是總熱量,就符合美國衛福部與農業部健康人飲食指引,與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只要做到,所有人血糖也都穩定的下降。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  https://reurl.cc/oZq0eV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延伸閱讀
什麼是CGM連續血糖監測儀 ▸▸ https://reurl.cc/eOYYdW

洪建德醫師 :「影響體重最大的因素是總熱量,吃不夠自然而然就瘦下來了。而肉菜飯豐富多彩,讓蛋白質先滿足大腦,當然比吃那麼多高熱量的零食易瘦身,而且還會有飽足感。」

適糖均衡飲食、定食定量「進食順序:肉-菜-飯」▸▸ https://reurl.cc/Q4kQV9
 
【常見狀況-1】低血糖很普遍存在血糖控制不良病人
怕吃飯的病人,常常都低血糖,因為醫師以糖化血色素調藥,當看到糖化血色素高,所有的醫生都會增加藥的劑量,或者再加上另外一個新藥,所以有一些血糖起伏的病人,他加的藥就越加越多,不想打胰島素,甚至於超過健保署的四種以上。
看看這些常常低血糖的病人,有沒有症狀呢?多數的人沒有明顯標準的低血糖症狀,但是會經常覺得不舒服。
 
多數人或糖尿病患怕吃飯的醣分或被過度的衛教,所以就吃許多替代米飯的東西,又或者是因為米飯引不起大家的興趣,所以大家都以其他的代用品來當作澱粉代換。
而低血糖發生在什麼時候呢?就會在麵食、麵包、餅乾、粉類之後,甚至於半夜沒有理由也會;換來的結果是血糖起伏更大,增加更多的用藥,以及身體不太舒服,其實都與血糖過低有關。
 

【常見狀況-2】拒吃豆類怕引發痛風

早上吃豆腐還有一個好處是近來美國的報告顯示適當的脂肪酸有助於預防老人痴呆症;洪建德醫師三十多年前就主張痛風的病人不必禁止豆腐,像這樣一塊豆腐並不會上升尿酸。
實證醫學是食物的攝取量,那些高普林的食物,比如說小魚干,我們計算攝食量,普林濃度乘以質量,就是吃下去總量,是很少的。

再者,當一個人吃均衡的營養他不吃高蛋白質也是不吃澱粉,這個時候他所吃進去的蛋白質是兩分到三分的時候,不可能會吃過多的普林,所以過去的高普林表,就成了假議題了。更嚴重的是扭曲台灣人的飲食四十年,影響的許多痛風的人,與關節痛被誤診為痛風的飲食人權。

【常見狀況-3】生酮、低碳飲食大解密

生酮飲食或低碳飲食,為什麼治療糖尿病會失敗呢!?
因為葡萄糖耐受性會變差,你的胰島素就變沒有效果,當然血糖就慢慢上升了,生酮會刺激肌肉肝腎臟分解出氨基酸而新生葡萄糖,肝醣也會崩解出來,胰島素分泌不足,葡萄糖進不了細胞,繼續挨餓而已,當然掉髮、易怒,酮酸利尿造成脫水,也引發水與電解質失衡,只會讓問題更嚴重而已。
 

【理由-1】

先說經濟學,省錢,因為光吃一種食物會非常的貴,例如光吃牛排。尤其是要養出 1 公斤的肉,需要 10 公斤的糧食。
 
【理由-2】
您知道最原始的細胞是吃什麼的嗎? 吃葡萄糖的! 葡萄糖是所有細胞共同的燃料,這讓所有細胞能夠有能量,細胞內所有的胞器, 也幾乎是為了應付葡萄糖的代謝而生!
 
【理由-3】
因為所有的食物都是有三大營養素分配的,很少有例外,包括蜂蜜,包括所有水果,並不是只 有葡萄糖,他同時也有脂肪跟蛋白質。豬肉也含有少量肝醣。
 
【理由-4】
因為每一種食物,都含有各種不同的微營養素,比如說海苔類的食物,含有各種稀有的海洋才 存在的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更不用說陸上各種水果,和蔬菜會含有各種不同的維生素。
 
【理由-5】
在生理上三大營養素是互相可以轉換的,比如說葡萄糖,他是六個碳鏈切成一半,三個碳鏈就 可以合成三酸甘油酯的三酸甘油。 脂肪酸除了三個脂肪酸不能合成之外,人體可以合成各種脂肪酸,所以人類可以儲藏大量的能
量,以脂肪的方式,在內臟,在腸繫膜,在人體的皮下脂肪,尤其是肚子週邊,形成所謂中廣 的體態。 蛋白質分解成為各種氨基酸氨基酸,去掉氨基,假如是直鏈的氨基酸,兩個就可以合成一個葡 萄糖了。 相反地,脂肪也可以分解成為一個三酸甘油,跟三個脂肪酸,兩個三酸甘油,一樣也可以合成 葡萄糖。 為什麼脂肪跟蛋白質,都可以合成葡萄糖,這也說明了我一直在強調的演化,葡萄糖是人類最 根本的燃料,因為大腦沒有葡萄糖是活不下去的。 需要源源不斷的葡萄糖,來保護重要器官。
 
【理由-6】
就以沙西米來說,光吃生魚吃到一半,大概就被他的魚腥味粘滿口腔了。 每天都吃生魚,也會想到吃其他的食物,這是基本人類保護的功能,也就是假如你今天早上吃 很多的飯,中午就會想要吃肉,假如連續兩天吃肉,你就想要吃青菜和米飯了。 那為什麼不把它平均分配呢?
 
【理由-7】
人類文明演進,就是從跟動物一樣真實飼料演變到吃美食,請問美食光一種食物做得出來嗎? 假如還有醫生營養師,或者任何的專業人員,告訴你說你要吃的越壞越好,您可以持久嗎? 人本來就是追求美妙生活真善美的動物,再加上靈性與精神的滿足。 所以我們需要繽紛的食材,需要嘗試各種美味,滿足人類口慾上的酸甜苦辣酸澀旨味,以及齟 嚼的齒感與觸覺。
 
【理由-8】
人類能夠飽食,沒有飢餓,是最近這一兩百年的事情,台灣在我小時候,還有少數的人會飢 餓,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假如沒有宗教,假如沒有教訓去維繫人的話,那每一個人都吃肉,那就天下大亂了。 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宗教,慈悲為懷去減少吃肉,或禁止吃肉的原因就在這裡。 宗教利他的精神。
 
【理由-9】
根據我自己的研究,人類吃一餐或吃兩餐,都是不容易維持糖尿病人的正常血糖的。 吃三餐是非常適當,而且也跟現在工作 8 小時的工商,社會生活形態互相配合。 這時候要非常方便的能夠吃的到各種營養素,那就只好均衡營養,而且能夠非常便宜的,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吃得到他所需要的營養,那也是需要均衡的營養,類似像一個便 當,是最方便能夠獲得均衡營養的利器。 均衡營養血糖至少能夠維持六個小時,也就是能夠把主食的 4 小時小時,拉長為六個小時,剛 好符合人類的作息時間。 所以光吃澱粉類,血糖非常容易降低,肚子餓,一定需要均衡營養的理由。 當然全部吃牛排,也是一個方式。請看最後的理由!
 
【理由-10】
假如我們吃的食物都是牛排的時候,我們人類所攝食的脂肪酸,會很大量的來自於飽和脂肪 酸,而總熱量可能會有 60%也來自於脂肪,40%的蛋白質,已經超過人類所能忍受的上限,假 如長期吃大量的高蛋白質食物,會引起鈣尿症,高尿酸血症長期引起痛風,與尿路結石,對於部分還有其他疾病的人,或者已經合併有腎衰竭的人,肌酸酐會慢慢地上升,最後引起尿毒的 可能性大增。 剛才說到的大量的攝食飽和脂肪酸,也會引起高膽固醇血症。 鈣尿症會使得人類的鈣負平衡,造成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增加。
 
【理由-11】
高油飲食會增加大腸癌 過去農業時代歐美大陸大家三餐所吃的飲食油脂是低於 10 %以下的, 大部分的熱量來自於澱粉,幾乎都佔 90%以上,當時因為澱粉包含大量的纖維,所以幾乎沒有 大腸癌,但是從英國兩百多年前開始工業化之後,人們大口吃肉,吃很多油脂,大腸癌和乳癌 大量的在增加。 許多朋友都認為醫生講話是放屁,林輩現在好好的一點症狀都沒有。 但是醫
生講的是發生率增加,台灣從二戰前到現在 70 幾年當中,大腸癌增加是幾十倍。 為什麼會增 加? 你把早上本來吃飯吃稀飯吃地瓜的早餐,改為吃麵包與牛奶,還加奶油,含有 40%到 60 的熱量來自於脂肪的早餐,你覺得呢? 大腸癌不增加才怪呢!
 
【理由-12】
因為世間充滿的騙子與無知的人,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 當你認為一個人的熱量有符合衛生署或者是全世界規定的時候像男性 2300 卡 一般國家的主張大約是一半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當您主張低醣飲食的時候,居然蛋白質跟脂肪 都不增加?那請問增加到那去的是什麼? 也就是說你主張無醣或低醣飲食的人,你一定是高油高蛋白質,假如 40%以上蛋白質, 或 50%以上脂肪,這兩個是身體所不能承受之重。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緩解有望。操之在己!】

  • 糖尿病胰島素治療不一定是終生,而且極大可能是越打越少,甚至部分病人不需要再繼續打,也不必用口服藥,稱為緩解。
  • 這需要醫病雙方的密切合作。
  • 醫師的整體飲食運動與胰島素策略都要正確。
  • 病人的信任、理解力與執行力缺一不可。
  • 遺產效應已經負債登錄在生死簿,突發心血管病預防,只能一級預防,或二級預防。
  • 所以預防猝死,年少時正確的健康資訊最重要。

【案例 1】

  • 56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多年
  • 自認為澱粉會影響血糖控制,就吃各種不同的食物,去避免澱粉。
  • 即使已施打胰島素,血糖仍然降不下來,糖化血色素一直在7-8%之間。
  • 經多次衛教後開始吃米飯「適醣均衡飲食」,糖化血色素逐漸下降,逐漸減藥,糖化血紅素已達6%以下,成功緩解,不需任何藥物。
  • 只要追蹤。

【案例 2】

  • 17歲少女,10年前確診第一型糖尿病,長期施打多次胰島素。
  • 門診時衛教建議採用吃米飯的「適醣均衡飲食」,除了基礎胰島素,超短效胰島素配合糖代換。
  • 血糖控制穩定,第一週起,就逐漸減藥,持續回診追蹤才7週。
  • 雖然已經發病十年,但是仍然往緩解大道邁進,目標蜜月期奇蹟,過去有兩名成功案例。 糖尿病胰島素治療不一定是終生,而且極大可能是越打越少,甚至部分病人不需要再繼續打,也不必用口服藥,稱為緩解。
  • 這需要醫病雙方的密切合作。
  • 醫師的整體飲食運動與胰島素策略都要正確。
  • 病人的信任、理解力與執行力缺一不可。
  • 遺產效應已經負債登錄在生死簿,突發心血管病預防,只能一級預防,或二級預防。
  • 所以預防猝死,年少時正確的健康資訊最重要。

【案例 3】

  • 31歲男性,一天只吃兩餐,但經常吃零食。
  • 糖化血色素常常在6-9.8%之間,居高不下。
  • 經過多次衛教後,開始嘗試一天三餐吃米飯的「適醣均衡飲食」,2個月後回診時糖化血色素明顯下降至0%。
  • 不用再用口服降糖藥,已經緩解了!
  • 持續追蹤。

【案例 4】

  • 高滲透壓也可以緩解
  • 一位中年上班族男性,因為高滲透壓高血糖症來診,糖化血紅素高達3%,經過混合胰島素治療,從一天36單位下降到9單位,糖化血紅素降到6.1%,
  • 於是停掉胰島素,也沒有使用口服藥,至今緩解中。

【糖尿病病理】

  • 胰島素阻抗
  • 胰島分泌不足
  • 第2型糖尿病剛發病時,胰島素阻抗大,多數分泌沒有不足,等到飆高,則以上皆是,且非常嚴重。
  • 第1型糖尿病患者,一發病就是突然不分泌,再來因為胰島素施打與飲食量不適當,血糖降不下,胰島素劑量增加,又加上運動不足,造成體脂過高,體重上升,胰島素阻抗也會發生了。

【葡萄糖】

  • 葡萄糖糖解,是地球生物40億年的傳統,幾近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來源。
  • 醣類的分解產生單醣和雙糖,其中大部分是葡萄糖。無論有氧呼吸,無氧呼吸或發酵都需要葡萄糖。
  • 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通過有氧呼吸,每克提供約75大卡。
  • 通過糖酵解,隨後在檸檬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的反應中,葡萄糖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而產生大部分以ATP形式的能量。
  • 人類血清中葡萄糖的濃度一直維持恆定,需要多種激素,與胰島素來供應細胞源源不絕的能量。

【人體生理學】

  • 人類進食均衡的三餐是最不會引起上升高血糖,升高三酸甘油酯,以及上升血脂蛋白的能量補充方式。
  • 人類需要能量,使用脂肪與醣類分解,更需要蛋白質,持續新合成身體代謝掉的結構。
  • 更要微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才能維持身體的許多催化功能,激素與維持電解質和水平衡。
  • 世界各國民族飲食各異,但是國家與醫學會推薦卻都一致,要均衡營養與吃各式各樣自然界的食物。

【適醣均衡飲食】

  • 來自沒有加工、變性製造,沒有磨成粉再製,緩慢被消化的原始結構五穀當主食。
  • 加上水果,總醣量推薦佔每天熱量的50-60%。
  • 具延緩升糖的能力,又要配合台灣的生活型態,可就性,口味多樣變化,只有白米飯或糙米飯才是。
  • 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來源要多樣與均衡,蛋白質類食物要先抓到每公斤體重1公克。
  • 其餘就分配給醣類與脂肪類食物。
  • 吃對順序。
  • 每餐食物份量及三大營養素分配,熱量都維持穩定,不大吃大喝或不吃不喝。
  • 用餐內容、時間、份量要與藥物動力學密切配合。
  • 絕對不吃點心與含糖飲料。

【澱粉與糖全然不同的生理病理】

  • 適量的醣,就是葡萄糖的聚合物。所以半莫耳葡萄糖是90公克,含有02×1023葡萄糖分子,接近3成兆x兆個葡萄糖分子。
  • 大約特大杯800-1000毫升的含糖碳酸飲料所含單雙糖,升糖超快又猛。
  • 大約年輕人一碗半的米飯澱粉所能分解的葡萄糖。
  • 但是來自無加工、無變性製造,沒有磨成粉再製,緩慢被消化具原始結構的米飯澱粉,升糖緩慢。
  • 混合肉菜飯的均衡營養一餐,需要6小時才完成胃排空,才消化完成,緩慢釋放葡萄糖,最理想。

【已經減糖量!美國飲料每100毫升含糖量】

Solo

 

 11.5

Coca Cola

 

 10.6

Sprite

 

 8.6

Fanta

 

 10.9

Bundaberg: Ginger Beer

 

 10.8

Coca Cola

 

 10.6

【吃對順序】

  • 富含蛋白質類食物,例如:肉、魚、蛋先吃。
  • 素食者則是豆仁、大豆製品。再吃蔬菜類,例如:菇菌類、葉菜類、豆莢類、海苔類,不含根莖類。
  • 後吃米飯,或混有根莖類或核果的米飯,例如蕃薯飯,栗飯、蒟蒻飯等。
  • 水果放最後且量少,一餐限一種。
  • 以天然食材,自然,不粉飾的無為主義來烹調。

【胰島素阻抗解密】

  • 糖尿病人攝取適量緩慢釋放醣類時,血清胰島素可較低,恢復胰島素敏感度,胰島素阻抗也會逐漸減少,胰島素劑量就日益降低,醫師密集回診,可以逐漸減少劑量。
  • 胰島細胞也會慢慢的恢復原來的內分泌功能。
  • 施打劑量、次數就可逐漸減少,以致糖尿病緩解,完全不用藥物或胰島素。
  • 如再加上運動的話,胰島素阻抗的改善會更加有效,緩解會更加迅速。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1.【當一個糖尿病人,先當好一個健康人 first to be a healthy man】

許多糖尿病人的無理頭經驗,與醫療人員求好心切,造成病人不敢吃正餐,於是有人營養不良而病,或吃不滿足而憂鬱,或無法與家人共餐,或完全失去社交生活,以上都是沒有關注到一個人生活的基本要件,正常吃喝,規則運動,所以做好一個『人』,才可能繼續活下去,當一個快樂健康的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的飲食與生活,就是健康人的飲食與生活,世界上所有醫學會的主張都相同,連結部落格沒有圍牆的醫院持續的品質改善。

2.【當好一個健康人,先學會吃3正餐second to eat 3 meals normally】

糖尿病人最常見的問題是怎麼吃,針對這個問題洪醫師已經寫了20本書,還不能盡述,但是簡單一句話就是「回歸正常人的3餐飲食型態」,健康人的食物調理方式,定時定量,不要吃垃圾食物當零食,減少不必要的熱量、多餘的反式脂肪酸、防腐劑、色素、增稠劑、起雲劑等,減少購買特殊營養品,或維生素(2011年10月中旬國際新聞吃維生素補品,減少壽命),或故意少量多餐,總之要吃富含營養的天然食物,學會熱量、份量,計畫自己的食物的熱量,同時享受生活,避免憂鬱症。

糖尿病人放心吃飯,正常吃三餐,吃長效的米飯澱粉,血糖才會穩定,吃均衡三餐,營養素才足夠。不吃正餐,東吃西吃,血糖起伏,甚至低血糖而昏倒。

3. 【縮短否認期 denial stage as short as possible】

糖尿病是很普通的病,因為工業化中,勞力支出減少,食物量增加,所以現代人流行起糖尿病來,萬一得了糖尿病不必太悲觀,一直想要否認,或企圖切割,它已經附著在你身上數(十)年的行為,已成為你的一部分,已經不可分割掉了,接受專家定期追蹤,必要時使用適當藥物或加上胰島素,千萬別找一個洞把頭矇起來,不去正視血糖,自己對自己否認沒有糖尿病,而失去治療的先機,多數中風與洗腎等慢性併發症的病友,都是當了數十年鴕鳥,悔不當初的受害者。

常有一些否定期的病人,氣沖沖地抱怨醫師診斷他為糖尿病,把氣出在醫師頭上,當您聽到您周邊的人抱怨醫師醫德,常是盡責的醫師,正確診斷,努力說服病人接受治療,但是˙˙˙ 。


4. 【 糖尿病治療前,先了解低血糖before treatment learn hypoglycemia】

所有看糖尿病醫師最不願遇到的就是低血糖,用藥治療最常發生的意外情況也是低血糖,低血糖而不自知,後果可大可小,雖然只有10,000分之一會危及生命,但是每次診療醫師都會耳提面命,衛教師甚至都會教完後請簽名,但許多病友在看病時都不耐煩,為何同樣的叮嚀又再來一次。

但是洪醫師親眼看到20年的老病友幹部,一樣會發生低血糖而奔急診,居然忘記先吃6顆方糖,再吃食物的基本原則,更忘記中午吃麵時,就要先注意熱量比便當不足,熱量要先補足的預防,事後問診卻說不知這是低血糖,或太久沒有低血糖,忘記這個情況,或是其它企圖掩飾不願被人知道的隱私,所以請接受醫療團隊對您再三的叮嚀。

5.國際上對血糖超高的病人,例如糖尿病酮酸血症(我不喜歡使用酮酸中毒,因為原文沒有中毒,另一方面中毒會使外行人,誤以為是吃了什麼毒藥而中毒,血糖大於300mg/dl,或糖化血紅素大於9.5%,血中尿中出現酮體、酸鹼度小於7.3)、非酮酸性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簡寫很多HHNKC、HHS、HONKC、HNS、NKHS等,血糖大於600mg/dl,或糖化血紅素大於14%),這都是糖尿病急重症,在胰島素未發明上市的年代(1922年2月以前),多數人會死於水與電解質流失枯竭或循環衰竭、或心血管病、或合併感染而敗血症等。

有了胰島素的1980年代,全球住院病人中還有10-30%的死亡率,目前醫師的水準比較整齊與進步,減少許多死亡病例,但是患有嚴重心血管病的病人,臨時發生心肌梗塞、敗血症等的機會,仍無法完全避免。 治療以補充水與電解質優先,其次才是補充胰島素,尤其是慢性腎病變合併以上急重症,應住院為佳,但是美國推廣一切在門診治療,所以洪醫師也在門診治療許多這種病人,依據指南,以一年為目標,完成正常血糖,運氣好,至今每一個人都健康度過危險期。

真正能夠完全分辨治療不好與治療好的病人(糖化血紅素低於7),治療好的病人需要再經過5年的正常血糖期,才明顯有死亡率的差異,這使我們想到一家公司發生財務危機而請企管顧問重整,重整之後,需要多久的生聚教訓,慢慢累積盈餘,才能償還過去揮霍的赤字?

有許多人留下來了,因為他們相信;但也有不少人問洪醫師:『為何這麼慢?』,失去耐心,失去追蹤,也失去機會。為何要慢慢來?因為台灣人士求快,容易低血糖危險,國際上定出重症(糖化血紅素11以上)一年,輕症(糖化血紅素8以下)3個月,才能達到正常血糖,最大的考量是病人安全,為了求快,容易低血糖,萬一導致心血管病發作。


6. 【 藥物不傷肝腎 the medicines do no harm to your kidney】

目前台灣使用的藥物與先進國家同步,更是全球就醫障礙最低的國家,理論上低檢驗與低藥物部分負擔,就免除就醫的最大障礙因素,但是台灣洗腎最多,不是吃西藥引起,洗腎大半是因為長期忽略血壓血糖,未達治療目標引起的慢性腎衰竭,屬於慢性併發症,血糖越高來的越快,在我長期追蹤(即使已經罹患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中,沒有因為治療失敗而需要洗腎的,秘密無它,遵照世界醫學會的治療指南,給予胰島素、低蛋白質飲食與對腎臟特別有益的高血壓藥物。

台灣洗腎占健保總支出約8%,尿毒占全人口率世界第一,每年新個案腎衰竭的發生率也是世界最高,所以全民要早期治療高血壓與糖尿病,請了解現代醫學的基本架構,全球一致與互通的診斷與治療、病理規格,分享資訊透明化,醫師扮演關鍵的客觀醫學判斷,所以不是古代醫師自製藥物,不靠病理檢驗,醫藥也不夠透明化,自己就能主觀認定,反觀現代醫學環環相扣,每一環節都有專業重疊與監督,各種可能的情況都事先知曉危險機率,各國一致標準,全球連防,才能萬無一失,保障人民健康。所以各國的衛生機關才會核准的,全球病人都使用的,且達數年以上的藥物,都是利大於弊1012以上,不必杞人憂天。

常有病患對糖尿病雖所知甚少,也不想/不能自己進修解惑,但是對藥物無名的焦慮卻永無止境,重複問醫師同樣的問題『吃藥會傷肝腎』,醫師重複說明不會傷肝腎,其他的病友好心說:『我吃了20年,越來越健康』,可是可憐的他好像著魔似的,每個醫師花他10人份的時間,但任誰也喚不回,而失去治療先機。

已經腎衰竭的糖尿病人還有救嗎?過去醫師最怕遇到肌酸苷creatinine大於1.3mg/dl以上的慢性腎臟(ckd)病人,因為沒有人報告有效可治療這些糖尿病最棘手的慢性併發症,直到1960年代一位義大利醫師Giovanetti,以低蛋白質飲食治療證實有效,1980年代初期,以胰島素密集治療,正常化血糖證實可以恢復一部分腎功能,接著1980末期高血壓藥ACEI證實對血壓、腎功能、蛋白尿都有效,1990年代ARB也被證實有類似ACEI的效果,再加上全人治療的注重,所以相信醫師持之以恆,施打胰島素,使用各種三高藥物,確實低蛋白質飲食,我的長期追蹤的病人,都免去腎臟惡化需洗腎的惡果。

中途而廢換醫師,或已經尿毒(肌酸苷大於5.0mg/dl以上,或吃郎中的、電台廣告的、或其他有害腎臟的藥物或食品,就不是醫師救援得到的。當肌酸苷大於8.0mg/dl,腎功能降到10﹪以下、有尿毒症症狀時就稱為「尿毒症」了。尿毒的症狀是全身性的,它主要的症狀,包括臉色鐵青、無血色、噁心、食慾不振、昏睡、日夜睡眠顛倒、口臭含尿味、水腫、虛弱、走路喘噓噓、頭痛、肌肉萎縮才來就診時,只能拖延洗腎了,因為所以30年不良控制的累積惡果,才剛開始治療的光明力量,有如魔高一丈,道才剛出生不及一尺,所以等道高十丈,還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不可避免洗腎,但是胰島素密集治療,正常了血糖,減少虛弱與口渴的症狀,對於心血管病、敗血症等還有亡羊補牢的效果。

7. 【 主動治療 active treatment】

並非古代的久病成良醫,而是現代版的打破過去只靠醫生單打獨鬥,集合護理,營養,與社工、志工等人員的結構,但不能獨缺主角,病人是治療生活疾病的主角,除了尊重病人的權益,病人沒有技能主動參與疾病,就不可能打敗病魔,獲得健康,所以在1986年起洪醫師主張病人主動與醫師被動治療糖尿病,邀請病人正面對待問題。 雖然現在有便宜又有效的健保,但是病人一樣要有責任照顧自己生活起居,才能恢復健康,病人除了與醫療團隊一起圍剿疾病外,自己要有心健康起來,例如戒菸,戒酗酒,養成運動的習慣等。

在醫師面前抱怨祖先遺傳給他壞體質,媳婦給他買了很多甜食,接著就是回家佯稱醫師都在罵他,其實遺傳只佔25%的致病機轉,媳婦不敢違背老人家的旨意,目前的醫師更沒有罵病人多吃,全部都是病人痒稱,想要遮蓋自己多吃而造成血糖過高,怕露出馬腳而出現事先攻擊旁人而已。

8. 【 終身持之以恆 persistent and consistent】

許多人初診時一鼓作氣,想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復正常血糖,但是一年半載,就一曝十寒,漸漸血糖又高起來,或是自己認為好了,隔天再驗也沒甚麼異樣,於是自作決定中斷治療,等到有嚴重症狀出現,再回頭就醫,已是百年身。 健康像存款,生下來時,我們從父母得到一個公司,有人揮霍,公司現金越來越少,不聽員工直諫,也聽不進企管顧問的建言(醫師),直到現金用罄,周轉不靈,才大喊救命。

人的生命像一棵盆栽,經營健康有如照顧這盆栽,出生時得到一棵生意盎然的苗,有人用心學習,澆水,修剪,除病蟲害,施肥,所以開花期長而漂亮,反之有人不用心,夏季兩天不澆水就乾枯而死了,人生的確不一樣。

長期治療的病人,即使初診時只剩10%以下的慢性腎衰竭的病人,經過胰島素與低蛋白飲食,都能安度沒有過洗腎的日子十數年,原因無它,接受現代實證醫學治療而已,目前的口服藥與胰島素,經過億萬人的使用,都沒有絲毫傷腎的紀錄,所以反而繼續用藥或用胰島素,有良好治療(糖化血紅素在7.0%以下),所有病人都可以維持不用洗腎。

再多的醫師說明,或再多的衛教都白搭,邏輯也會被海馬核突來的危機感,壓制過整個大腦數十年來的判斷。於是就會出現怪異的行徑,例如尋求秘方,大量節食,或個性大變自暴自棄,或怪東怪西,甚麼都不對勁。

其實治療一點都急不來,因為高血糖症,國際標準步驟要計畫一年內回復正常,普通不太高的血糖,也要計畫3個月才能平穩,但少數病人聽不進醫師任何話,一直在原地踏步,被血糖催殘,併發症叢生。其實併發症的預防是需要事前操作,因為血糖一旦升高,高很久,或已經併發症出現,事後補救也急不來,也來不及。

根據國際多國多中心的長期追蹤顯示,控制不良的病人,經過治療,血糖正常後,需要再5年的保持正常,正常組才能與不正常組有明顯併發症分別,所以眼前補救過去積弊的效果是緩慢的。相對的過去有良好治療的人,現在失去治療後,也要經過十數年,才會有併發症,所以許多病人就會覺得很高興,反正不治療也不覺得怎樣,其實併發症也是來的很慢的,現在的併發症,就是出生後至今的生活習慣的總帳,高很高(飯後高於300mg/dl),高很久(數十年),併發症(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 才會爆發的,爆發再尋求治療,假如心肌梗塞是心臟科,腦中風是神經內科,腎衰竭導致是腎臟科,視網膜出血是眼科的急重症,沒有良好的治療是我國健保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國內糖尿病殘障高居世界之冠的原因,所以我在1985年回國後,一直不斷地教育病人的願景至今仍然歷歷如新,還有許多人還沒被救到。

9. 【 醫師的大腦治病人的病 the brain of MD treats the disease】

醫院有設備,有藥物,有材料,有鋼筋水泥與裝潢,但是最重要的是人員的素質,尤其重要關鍵人員的資質與訓練,整齊而優秀的專業比機器或裝潢重要,醫師的判斷與說明,比藥物重要,但是制度上的連續處方,以價格誘因,引發多方面醫師考量,到底以專業判斷(病人還未穩定,或連續處方後,更不穩定),或病人需求(病人要求連續處方可以減少部分負擔的金額),或治療的連續性優先的問題。

或許醫師大腦的訓練與專業考量可以聽聽看,因為目前台灣新陳代謝科的醫師與世界的認知是接軌的,長期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病人血糖都較高,一個月來一次接受監測的血糖都較好,每下降1%糖化血紅素,就可以減少21%的總死亡率來看,無論個人與國家來看這個投資,都相當值得。

常常有病人問為何同樣藥,會有不同結果,他剛轉來時吃了10粒藥,後來減成了2粒,因為洪醫師指導他飲食,說服他開始運動,所以可以用較少的藥物,一般正常血糖後,多數人有減藥經驗,但是多數人又會回復以前的習慣,所以再次回升的不是少數。


10. 【 注意聆聽 listen to the doctors】

除了講給醫師聽的主訴或回應要正確無誤,以利診斷外,也要聆聽醫師與團隊傳達的資訊,洪醫師的志工曾經在旁統計,這其中包含病人或浮躁或沒有注意,或老人失智症初期,而沒有,或沒有辦法聆聽醫師說明的佔極大部分,多數人未聽對方說明的是一種習慣,所以醫師說明,病人又把話轉向了。

聆聽醫師的囑咐與關心的目的,是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考量,以避免多吃藥,少吃藥,或漏了檢查,來院時的準備等,與流程與醫師疾病透明化的努力。了解假設語氣隱含的頻率高低 to learn about subjunctive,一般國人沒有外文基礎與科學訓練時,常無法了解假設語氣,英語,德語,其它印歐語,甚至日語、韓語都有假設語氣(subjunctive)的動詞變化(conjugation)。

中文的萬一,比較像意外,卻無法傳達完整的假設語氣,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假設語氣的情境。許多病人一聽『吃血糖藥,要注意定時定量,萬一少吃了食物,可能引起低血糖症,再萬一沒有馬上吃糖或糖水,會有昏迷的危險』,這些話,就有2成不來了,志工追蹤發現病人嚇倒了,聽到萬一就以為會發生。所以要注意假設語氣的頻率,例如這種降膽固醇的藥物,每100萬人中,有8人可能發生肌肉溶解症,假如萬一吃藥數天後,忽然小便顏色深黑,肌肉疼痛,就表示有可能肌肉溶解症發生了,要馬上停藥,結果有近半數人就不吃了。

藥袋上寫上可能的副作用,病人不敢吃藥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歷史上中國無醫藥透明化傳統,現在醫師與許多衛生人員想要與世界接軌,造成更多問題,社會進步需要時間,努力說明的醫師也會一段時間被許多病人誤解沒有醫德(這醫師竟然開有副作用的藥給我,或這醫師嚇唬病人,反正不知情的病人常會誤解醫師對病人關心的好意,與對[國際上透明化、事先病人參與預防、病人安全對策等項目]醫德的堅持)。

11. 【現代醫學很安全】因為出廠前,經過10年,通過了細胞學、動物學、後來的臨床人體實驗,上市後,又要做追蹤,全球又透明化共享資訊,所以安全係數很高,絕不是『藥物都有毒,最好不吃』,在加上醫師的說明,使用者也要聆聽,明白注意要點,重重保護,意外就能減少到趨近於零。

12. 【建立醫病關係,愛惜健保資源establish a rapport with a doctor & sustainability of health insurance】

過去老人家在日據時代,稱醫師為先生,也就是老師,極端崇敬,現在別把醫師當成開藥工具,以平常心與醫師討論個別的問題,比較能得到好結果。因為這是公共政策,醫師也是公共醫療制度的執行人。

與醫師一起維護這個台灣最好的社會制度,有病就看,有看必有檢查一定要複診,或開藥或解說,早期發現,增進健康,才能有幸福,但是鑽健保的漏洞,或謊稱沒有藥,來嫁禍他人,則會增加健保與醫院的負擔,影響其他的人的權益。


【重點摘記】

1.糖尿病人的飲食就是「回歸正常人的三餐飲食型態」,定時定量、吃富含營養的天然食物,學會熱量、份量。 

2.得了糖尿病要積極掌握治療的先機,為自己安裝學習CGM連續血糖監測儀並接受醫師定期追蹤。腎臟功能降低時,使用適當藥物或加上胰島素,確實低蛋白質飲食,如此可免去腎臟惡化需洗腎的下場。  

3.糖尿病治療,要留意低血糖問題。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自然界油脂

食用油脂,天然存在於三種類型:飽和、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在室溫多呈固體脂狀,而不飽和脂肪都呈現液體油狀。
但是自然界各種食物,並非單純只含一種類型脂肪,而是混合存在。
 

例如:

  • 飽和(例如奶油含54%,豬油含42%,椰子油含量過半屬飽和脂肪)
  • 單元不飽和(例如橄欖油或菜籽油等,所含脂肪酸,極多數屬不飽和脂肪)
  • 多元不飽和(例如,ω-6油,如向日葵或紅花油,或ω-3脂肪酸,如魚類和亞麻籽油都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

氫化

氫化(或更準確地地稱呼它為「部分氫化」,不完全的氫化處理)是強制以化學工程方法,添加一個氫原子在ω-6多元不飽和油的結構上,使它們在室溫下呈固體狀,主要是奶油的替代品,更便宜和更不易油酸變,用在香脆的麵包產品或中西式烘焙類,例如燒餅、油條、中秋月餅、蘿蔔絲餅、蛋塔、可頌、蛋糕脆皮等。
常見氫化脂肪包括氫化或部分氫化的棉籽油、棕櫚油、大豆油、玉米油,但理論上任何多元不飽和油,全數都可被氫化。

物理性質

經過人工硬化處理的部分氫化脂肪的化學結構,已經不同於天然硬的飽和脂,或天然液體不飽和的(單 – 或多元)的油。飽和脂肪具有剛性直鏈的分子形式,多存在於於“剛性化”的身體結構成,如大血管(因而硬動物脂肪和動脈粥樣硬化或動脈硬化之間有關聯)。

不飽和脂肪不同,就是骨架的碳鏈,其中一個(單元),或多個(多元)具有雙鍵的結構,呈波浪形或鋸齒的形式(稱為“順”的形式),有助於更加靈活的動脈和其他身體結構。氫化脂肪也具有波浪型或鋸齒的分子的形狀,但氫化脂肪被彎曲在鏡面相反的方向,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被稱為“反式”,不同於天然存在的不飽和脂肪,氫化脂肪既不能被身體利用摻入細胞結構,並且也不容易代謝,也無法以正常方式排泄。因此氫化或「反式」脂肪時常「卡」在血液循環,氧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可能也貢獻癌症風險。

在食品工業上,液體狀的多元不飽和脂肪被氫化成飽和脂肪,為的是得到融化在30–40 °C的物理性質,化工廠以催化劑,部分氫化造成順式雙鍵脂肪,變成雙鍵反式脂肪,雖然可食用,但是自從1950年代使用以來,全民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卻急劇上升,好膽固醇下降,血管發炎反應升高,本來本來要來救心臟的氫化油,反而比飽和脂肪,更不利心血管健康。

有人會打反論,自然界不是存在反式脂肪嗎?加拿大的兩篇研究證實自然界的反式脂肪異油酸vaccenic acid,降低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對身體有好處。但是美國農業部的研究指出異油酸同時上升好的與壞的膽固醇。因此科學間共識會議,認為最好避免反式脂肪。從2013年到2015年之間,美國的聯邦食品藥品署,一連串動作,決定3年內從食品中排除。
 
這種禁制將會以豬油、棕梠油、完全氫化油、交換脂肪取代,但是令人更擔心的是,這些取代物,會不會更毒呢?
我認為還要等20年,所有資料都很強烈的時候,毒性食品物質才會被禁的,所以醫學專家的話,還是比較以全民利益為中心的。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常常被問到為什麼年輕人才20-30歲,糖化血紅素已經糖尿病前期?
 
第一個原因
因為當你多吃點心的時候,你就要多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分泌越多,你的胰島細胞越衰弱,因為精疲力竭,一天到晚都在吃東西,胰島很快的就會衰竭。
 
第二個原因

引起血糖過高時胰島素阻抗,因為你常常吃東西,或者大量的吃東西,身體的胰島細胞要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胰島素的分泌量很大之外,血清中整天的胰島素的濃度,也會比正常人高很多。

比如我三十幾年前看病理中心的資料,發現當時台灣年輕上班族婦女,血清胰島素多小於2以下,現在看我門診的資料,很多人都有20-30那麼高,所以顯示我們年輕人有胰島素阻抗的現象非常明顯。

而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衰竭,或者是兩個合併起來就是糖尿病前期的原因了。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https://reurl.cc/oZq0eV
 
 
注射胰島素 增髮 治療雄性禿

62歲罹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未積極治療,頭頂掉髮嚴重,常戴運動帽遮醜,在7年前開始治療糖尿病,因醣化血紅素高達16.0%,所以併用口服降血糖藥與胰島素注射治療。平時應酬多,嗜吃點心,飲食自我控制不易,目前血糖雖然仍然不理想,醣化血紅素卡在9.0%左右,但不再掉髮,本來地中海型雄性禿頭,已經長出黑色頭髮。

65歲男性,吃了10多年降血糖藥,無效後血糖漸漸升高,經過醫師一年的勸說,終於併用口服降血糖藥與胰島素注射,半年後,醣化血紅素已經降到接近7.0%,雄性禿的頭頂部,漸漸長出一撮黑頭髮,至今仍烏黑。

59歲中小企業主,患有糖尿病多年,經過治療醣化血紅素都在7.0%,但曾有吃草藥與健康食品兩次,引起肌酸酐過高達1.5毫克/100毫升,使得痛風發作,3年前改用胰島素治療,1年以後本來雄性禿的頂上稀疏毛髮,又漸漸長出黑髮,外表不易發現有禿頭,肌酸酐也降到1.3毫克/100毫升,有時1.2毫克/100毫升。

 

全球糖尿病猖狂,台灣人卻怕使用胰島素?

但台灣對胰島素訛傳嚴重,以致失控的血糖沒有效治療,造成洗腎第一,併發症都在世界列名前茅。臨床觀察發現,許多男性病人在未看診前掉髮嚴重,但是經過胰島素治療後,禿頭部位都長許多黑色頭髮出來。這次提到的3個個案,因血糖失控已久,需要胰島素治療,意外地在治療半年後,都陸續長出頭髮。

當處於糖尿病前身的葡萄糖失耐,會有掉髮現象。醣化血色素持續大於10%,就會更明顯掉髮。臨床經驗發現,使用胰島素3個月以後,血糖控制稍稍穩定,頭髮就會再恢復生長,且新長的頭髮多已以黑色為主。

糖尿病前身會掉髮,多是因胰島素阻抗!
是指脂肪細胞、肌肉細胞和肝細胞等,對正常濃度的胰島素,不能產生正常反應的現象,使得這些細胞都需要更高的胰島素濃度,才能產生反應,極多數胰島素阻抗的人,後來都進展到了糖尿病。許多大肚男,中廣體態,都是胰島素濃度高,血糖漸漸邊緣性升高,雖然還沒有糖尿病,但是掉髮、雄性禿卻是常見的症候之一。

當糖尿病繼續惡化,胰島素的分泌過少,血糖繼續升高時,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就會減少,使得身體蛋白質的合成停止,腸胃道細胞、肌肉、脂肪等都會減少同化作用,指甲、頭髮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出現掉髮。

控制血糖兩大原則,「學會如何參與治療血糖」與「坦然面對疾病」!

每次用餐時,要先認識熱量與升糖指數,同時每天8,000步快走運動,學習藥物作用曲線,安裝CGM連續血糖監測,進一步24小時來了解血糖的變化,自我學習如何駕駁失去回饋的血糖-胰島素環。坦蕩面對醣化血紅素(A1C),與自測血糖值SMBG,並找出血糖高低變化的原因,接受胰島素治療。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延伸閱讀
什麼是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運動之後,血糖的變化是很大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之外,一年前跟現在也會有差別,尤其是數值變好之後、或變壞之後,身體的胰島素阻抗會不同,當分泌能力不同的時候,就都會有不同的差別。

所以,我會建議門診的客戶,在運動前、運動中甚至運動後要驗血糖,當然昨天的血糖可以當作今天的參考,但是不要拿N年之前運動前後是多少了。
 
一般沒有經常自驗血糖的人,常常會聽到衛教說「運動降血糖」,的確! 運動可以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胰島素敏感度,但是對於胰島素缺乏,或已經身體酮酸中毒的人,在運動之後可能會有猝死的危險性,因為血糖可能會繼續飆升上去。

一般的人都是早晨運動,早上空腹的時候去運動居多,相較於一般散步的人而言、或者是甩甩手做點體適能暖身操的人而言,不會因為這些小小的運動,就能夠減少什麼凌晨效應。

黎明效應

通常是指起床前3小時,內分泌的日月韻律變化所引起來的,血糖會漸漸升高,假如去運動有可能遇到的情形,就是黎明效應的延續。

假如平時就按照我的飲食建議,應該會發現自己的黎明效應相對會漸漸的減小,但通常愛吃油糖粉的人,血糖容易有大大小小的S型曲線,因此就會造成早上的凌晨血糖在半夜過低之後反彈上來。

飲食多油糖粉的人,應該全天紀錄下來,會有大大小小的S型曲線,甚至造成凌晨血糖在半夜過低之後,反彈上來,稱索莫基效應(Somogyi effect),假如按照我說的肉菜飯飲食,黎明效應會漸漸的減小。
 
主要原因在胰島素阻抗的人,本來血清胰島素就很高了,病人多吃了油糖粉,血糖再飆升,胰島見狀使勁分泌,反而造成胰島素反應過度,便會造成病人半夜嚴重低血糖,導致身體抗胰島素激素(如:生長激素、皮質醇、升糖素以及腎上腺素…),
反向刺激了葡萄糖新生,及肝糖分解,本來是來救火的,但反而更提高了血糖濃度,以抵禦低血糖,這都是保護身體低血糖的機制,但是病人因為不規則飲食,用藥加過多,反而成了醫源性疾病。

『糖尿病患運動前該注意的事』
1、為避免起床後低血糖的發生,早起運動者必須先進食再運動。
2、運動前後應先暖身做緩和的運動,不宜太劇烈的運動。
3、糖尿病患當然切記不要在空腹的情況下運動,最好是在餐後1小時。
4、運動前30分鐘前先測血糖,標準做法:運動前、運動中甚至運動後要驗血糖。
5、若血糖值超過250mg/dl務必先暫停運動。


延伸閱讀:

 

唯一能告訴您的是醫師,或者說新陳代謝科醫師,因為術業有專攻,每天只看糖尿病的,又接受訊息也以糖尿病為中心,所以診斷與治療比較跟得上近年的進步。

過去一些宣導太過強調三多症狀,洪醫師早期在台北市士林與北投的研究即發現,新發生的病例有典型三多的不到2成,在臨床上門診治療中的病人,如果血糖像降到治療目標『糖化血紅素(A1C) 7.0%以內』,也一樣少有三多症狀,所以早在1970年代,美國的魏斯特教授就在他寫的糖尿病書中指出,所以診斷應該是交給實驗試驗血,醫師判讀,血漿糖是醫檢師在靜脈抽血置入於裝有抗凝劑試管,離心後以酵素法檢驗含有多少葡萄糖,是最近20年來很特異性的方法。

(1)A1C大於等於6.5%為糖尿病
過去A1C則因受血球及系統疾病等影響,不能當作診斷工具,但是由於全球糖尿病的流行率上升,使得接近糖尿的病人越來越多,每一年的發生率也也上升趨勢,空腹血漿糖抽了一次,得到黃燈的機會很大,還要再抽五次的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勞民傷財。所以2010年已經修改為第一診斷工具是A1C,個人依照文獻與臨床經驗,近10年來對於持續追蹤的糖尿病候選人,以A1C大於等於6.5%為糖尿病,以免病人受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之苦;對臨床病人診斷或流行病學研究都有很大助益,簡單的定義減少因流程而流失個案。
 
(2)空腹血漿糖≧126mg/dl
空腹定義為:早上檢查前至少8小時未進食物和除開水以外的飲料。也可確定診斷糖尿病。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專家委員會發布糖尿病診斷增加本項,從140 mg/dl降到126mg/dl,當年目的也是避免再抽五次的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對臨床病人診斷或流行病學研究都有很大助益,簡單的定義減少因流程兩次而流失個案。空腹血漿糖檢查是優先的診斷試驗,因為便宜快速,而且若隨機血漿糖濃度≧200mg/dl且同時併有糖尿病相關症狀,可確定診斷糖尿病。
 

(3)未懷孕成人檢查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第2小時血漿糖濃度≧200mg/dl,則確定有糖尿病。正常仍定義為:正常血糖值定義為空腹血漿糖濃度 (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70 – 100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oral glucose test, OGTT)第2小時血漿糖濃度< 140mg/dl。

(4)妊娠期血糖目標與營養 ADA建議
 
-無論妊娠糖尿病和已有糖尿病才懷孕患者,進行CGM監測,以達到最佳血糖。空腹血糖目標是<95 mg/dL,餐後1小時血糖<140 mg/dL或餐後2小時血糖<120 mg/dL。
 
-由於紅血球代謝率增加,無論患有或未患有糖尿病的人在懷孕期間,A1C都會略有降低。在沒有明顯低血糖時,理想的妊娠期A1C目標是<6%;如果為了預防低血糖,目標可以放寬至<7%。
 
-除了餐前和餐後血糖監測外,CGM有助於實現糖尿病妊娠期的A1C目標。
 
-除了血糖監測之外,針對傳統的餐前和餐後目標,即時連續血糖監測real time CGM,可以減少妊娠期第1型糖尿病併發大於胎齡兒和和新生兒低血糖。
 
-CGM指標可以作為BGM的補充,但不應替代BGM,以實現最佳的餐前和餐後血糖目標。
 
-CGM常用血糖管理指標GMI,不應在妊娠期間用來估計A1C。
 
-營養諮詢應支持三大營養素的均衡,包括營養豐富的水果、蔬菜、豆類、全穀物和含有n-3 脂肪酸的健康脂肪,飲食包括堅果、種子和魚。
 
 
 

洪醫師建議:「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的觀察性研究表明:妊娠早期 A1C <6–6.5%,不良胎兒結果發生率最低。」

葡萄糖代謝正常的人,懷孕時的特點是空腹血糖低於非懷孕狀態,這是由於胎兒和胎盤對母體葡萄糖攝取,無關母體胰島素;另一方面,母體有輕度餐後高血糖和葡萄糖不耐現象,由於胎盤激素分泌導致。

妊娠期的血糖目標比非妊娠期的個人更嚴格,因此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攝入一定量的醣類,匹配胰島素劑量,並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TIR 國際共識:第1型糖尿病患者懷孕期間,建議使用CGM,並設定目標範圍和TIR 目標。


(註)八大國際學會共識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TIR)為指標,評估糖尿病管理表現。
(註)TIR(Time In Range,TIR)代表糖友葡萄糖濃度維持在標準範圍時間的百分比,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
(註)A1C(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HbA1c 或A1C),由新陳代謝醫師做專業評估與做個別化考量。

 

延伸閱讀:
糖尿病前症就是一般坊間所說的糖尿病前期,血糖介於正常和糖尿病之間,但是這些人心血管病的發生與糖尿病已經完全一樣,所以應該要視同糖尿病一起防治。
 
糖尿病前症的人可能會極力否認他有肥胖,因為他只有體重「重一點點」,或自詡「比較有肉」,但是測量體脂肪,可以發現內臟脂肪累積過多,照超音波還有明顯甚至重度脂肪肝;健檢時,三酸甘油酯可能高一些;飯前血糖可能介於95到125之間。有一部分的人飯後血糖會常常飆高,但是很少人會去關心,由於沒有多少人會裝上連續血糖機,所以也不知道很快的血糖飆高,之後又會掉下來。
 
因為醣化血色素是全球各地醫師常常用來當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個時候就會看到他的醣化血色素在5.7到6.4之間。
 
由於每一年以接近5%,從前期轉變為真正的糖尿病;所以糖尿病前期千萬大意不得,所謂一級預防糖尿病,這個時候不會算太早。
 
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脂肪細胞、肌肉細胞和肝細胞需要更高的胰島素濃度才能有胰島素反應,胰島繼續大量分泌胰島素,卻也無法滿足需求,引起肌肉細胞吸收和肝細胞儲存葡萄糖量能降低,再惡化,脂肪細胞儲存的三酸甘油酯水解,上升了血糖和游離脂肪酸,導致代謝症候群全面發生。
 
與其從無效的衛教,去追求新陳代謝科專科才懂得胰島素阻抗真義,許多新病人來還不太懂改變飲食的作法就能有效降低阻抗,加上要重新學習好好了解升糖、食育,所吃進的食物,營養與食安,比起餐後運動來得更重要。

第二型糖尿病人和糖尿病前期的人,甚至正常人還未到糖尿病前期,都有胰島素阻抗問題,就是血中的胰島素都會比沒有胰島素阻抗的人來得高。

這都是長期運動不足,飲食太多高升糖的油糖粉添加,所造成的結果。要緩解,可以從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
1、飲食就是減少、甚至去掉「油糖粉」,但是這對外食的人非常不容易,看來外食選擇就是比較嚴重或比較不嚴重的添加油糖粉而已。
2、運動方面,現在有許多人進入健身房,可以得到一部分的好結果。
3、但是飲食控制不好或外食的人,就得加上藥物,現在藥物安全性高,選擇項目越來越多,可以縮短痛苦期至極短。

運動+肉菜飯順序進食的方式,再加上安裝上CGM連續驗血糖監測儀,可以緩慢緩解,假如還是不能完全改變飲食,那就要添加自費藥物來做為輔助。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


1. 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3亞洲人且

i. 一等親患有糖尿病
ii. 高風險種族/民族(例如亞裔美國人、太平洋島民)
iii. 心血管疾病史
iv. 高血壓或正在接受高血壓治療
v. HDL 膽固醇<35 mg/dL和/或甘油三酯>250 mg/dL
vi. 多囊卵巢
vii. 缺乏運動
viii. 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其他臨床狀況(例如,嚴重肥胖、黑棘皮病)
 
2. 患有前驅糖尿病(A1C 5.7%以上、空腹100以上或口服耐糖異常)的人應每年進行一次檢測。
 
3. 染愛滋病者。
 
4. 妊娠糖尿病應終生至少每3年檢查一次。
 
5. 所有其他人,應從35歲開始檢測,如果結果正常,應至少每3年一次檢測,醫師根據初始結果和風險狀態,應考慮更頻繁的檢測。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很多朋友紛紛詢問預約 自費門診 ,一方面可以完全保有隱私、另一方面有更充足的時間可以讓洪醫師,全面了解您個人的問題!

VIP自費門診•預約 https://page.line.me/17beautyclinic

文章轉載自糖尿病心法.洪建德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vmKqlj

要來之前,你認識你的醫生嗎?
他是不講假話的醫生,
他是開藥最少的醫生,
他是不開自費的醫生,
他是了解美食、營養與食品的醫生,
他主張三高病人,也要吃美食的醫生,
他主張任何人都要吃新鮮自然原味多樣的美食的醫生,
他是飲食治療禁忌最少的醫生,
他是飲食治療與藥物治療能夠互相整合的醫生,
他是鼓勵病人緩解的醫生
他是注重預防醫學的醫生,所以會未病先治的醫生,
他注重身心靈,社會,環境,和精神都會影響疾病的醫生,
他是非常在意藥品副作用的醫生,
他希望終身跟你為友的醫生,
他希望能用有人欣慰的,有藝術的方式來治療的醫生,
他主張醫病平等的醫生,
他主張病人有自己權利,需要受到尊重,以及需要自己負責的醫生,
他主張彌平醫療照顧有差異的醫生,
他希望病人都能夠有正確知識的醫生,
他不是神仙,任何病他都可以治療,點石成金,腎臟尿毒馬上復原,但是只要有10 percent以上的腎臟功能,假如您能夠了解醫生的低蛋白質比較低零飲食,願意接受正常的份量飲食來配合胰島素注射, 數年之後,就可以慢慢在恢復一部分的功能。
他是新陳代謝科,內科,肥胖醫學科,老年醫學科的專科醫師。
他與任何醫生都一樣,他是人,他不是神醫,
他有喜怒哀樂,他會累,他有後頭病人等待的壓力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

請追蹤「洪建德醫師個人臉書」
請新進讀者從「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粉絲專頁

開始閱讀「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閱讀完畢後,請往唯一社團進階班邁進!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請新進讀者從本粉絲專頁「人文人.洪建德/humanityman 」開始閱讀,請自助。

閱讀完畢後,請各位時常回來複習本專頁的入門心法。另外,請往洪建德醫師的個人臉書、粉絲專頁及社團等進階班邁進。

 
 
VIP自費門診•預約 ▸▸ https://page.line.me/17beautyclinic
延伸閱讀 精準醫學.追求緩節「CGM連續血糖監測儀」▸https://reurl.cc/eOYYdW
延伸閱讀 糖尿病基礎衛教入門心法45篇 ▸▸ https://reurl.cc/Z14e1V
轉分享自
 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Diabetes Schulung▸ https://reurl.cc/oZq0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