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在保養 : 注意保濕減少刺激
總是一換季,肌膚搔癢就特別嚴重,即使搽了乳液也沒用,為 何 會 有 惱 人 的 「 換 季 癢 」 ?
「一七美生活診所」皮膚科-醫師葉斯維指出,「換季癢」是因溫差變化引起的皮膚反應,由 於 空 氣 中 的 溫 度 和 濕 度 快 速 改 變 , 讓 人 體 汗 腺與皮膚脂腺分 泌 失 去 平 衡,導 致 肌 膚 出 現 乾 燥 和 發 癢 的 症 狀,葉斯維舉例:當氣溫驟降時皮膚血管會收縮,造成皮膚含水量下降,皮脂腺及汗腺分泌也因此減少,脂質層的保水功能變差,水分就容易揮發:當空氣濕度也降低時,皮膚就會變得乾燥緊繃,進而發生搔癢、脫皮等狀況,「換季癢」這到天氣變化劇烈時會更嚴重。
該怎麼解決換季癢的問題?
葉斯維醫師提醒大家,換季癢若放著不管小心變成敏感肌。嚴重的話會造成乾癢、濕疹同時發作,建議此時就要就醫,並在皮膚專科醫師的指示下,短期使用油性類固醇藥膏以及止癢消炎藥物,日常生活保養也建議遵循以下6大方向,減緩換季造成的肌膚騷動。
1、避免抓癢
當皮膚出現搔癢症狀時,切忌大力抓機以免「越抓越癢」,用力抓會使皮膚受損形成傷口使狀況更加嚴重;若真的搔癢難耐時,可以冰敷或輕輕拍打患部來緩解症狀,醫師特別提醒,千萬不要相信偏方,像是浸泡熱水、抹精油、抹醋等都是錯誤方法,不要亂嘗試。
2、做足保濕
換季癢大多是因皮膚缺水造成,建議洗完澡擦乾身體後,最好在浴室馬上塗抹含有保濕成分的乳液,可以讓浴室的充沛水蒸氣留在表皮上,除了臉部以外,像前胸、頸部、膝蓋窩、手肘窩等皮膚較薄的搔癢好發部位更需要給予足夠的滋潤保濕。
3、洗劑成分
除了做好保濕,日常清潔時也要留意洗劑成分,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產品,可選用溫和的洗劑、適度清潔即可。
洗澡用的肥皂或沐浴乳應選用低皂驗成分,換季肌膚敏感時甚至可以只清洗腋下、鼠蹊部等重點出汗部位,其他地方以清水清潔即可,臉部清潔也要注意皂鹼、介面活性劑的添加,建讓桃選如胺基酸、天然植萃等相對較溫和的成分,減少對肌膚造成刺激。
4、角質調理
皮脂腺分泌不平衡也會使角質代謝異常,但此時可別一昧去角質,會讓肌膚狀況更不穩定,建議臉部以角質調理或養護來取代去角質,身體也要降低去角質頻率。特別提醒,老人皮脂退化、小孩皮脂尚未發育完成,都是換季癢好發族群,更要留心給肌膚足夠的滋潤及防禦力。
5、溫水洗澡
膚況不穩時建護洗澡水溫度不要超過攝氏40度,因為熱水會帶走表皮油脂,洗澡時間也不宜太久,避免讓皮膚越洗越乾燥;若已出現騷癢症狀,就不要泡澡、泡溫泉,也要遠離暖氣,以免讓乾癢狀況變得更加嚴重。
6、服裝材質
換季保養也要留意衣物材質的選擇,尤其貼身衣物更要注意;首選純棉材質,避免羊毛、尼龍、化纖材質,這些都可能刺激皮膚引起搔癢。也不要穿著過於緊身的服裝、含有鬆緊帶的衣褲,降低與皮膚的摩擦。
❙ 內在保養 : 避開高組織胺食物
換季時想要順利度過,不讓肌膚乾操發癢,除了外在保養,飲食調理也很重要,吃錯東西可會讓搔癢更嚴重,營養師高敏敏就提醒,要避免吃進「高組織胺食物」。
「組織胺」是人體遇到過敏原或有壓力時會釋放的物質,如果組織胺濃度高,會讓人體免疫反應嚴重,出現皮膚血管擴張、紅腫搔癢等狀況,不僅人體會自然產生,不少食物中也有組織胺存在,因此肌膚若出現搔癢狀況,更應忌口以免雪上加霜。高敏敏整理出10大高組織胺飲食,建證換季膚況不佳時最好少碰:
1、煙燻加工肉:臘腸、火腿、香腸、燻肉
2、海鮮魚類:帶殼海鮮、沙丁魚、鯖魚、鮪魚
3、高組織胺蔬果:茄子、菠菜、番茄、柑橘類水果、酪梨
4、發酵食物:味噌、泡菜、酸菜、醬油
5、發酵乳製品:優格、乳酪、起司
6、堅果/乾果:花生、核桃、葡萄乾
7、咖啡因飲:可可、綠茶、提神飲料
8、酒精:紅白酒、啤酒、香檳
9、放太久的食物:蒸爛水果、隔夜飯菜
10、人工添加物:防腐劑、甜味劑、色素
除了別碰高組織胺食物以外,還要多吃天然,新鮮的「原型食物」,高敏敏推薦能降低組織胺的營養素,包括有天然抗阻織胺之稱的「槲皮素」,洋蔥、莓果、青蔥、帶皮蘋果中都有,「雜生素C、B6」也可以幫助代謝組織啟、舒級發炎,例如芭樂、奇異果、蒜頭、鮭魚、秋刀魚、糙米、納豆等,以及「無麩賞穀物」也是低組織胺食物可多吃。
另外,可抗發炎的食材也可加入飲食清單,攝取如橄欖油等好的油脂能讓身體多一層防護,以及含有Omega-3脂肪酸的南瓜子、堅果、亞麻籽等,還有青花菜、蘆筍、芥藍菜等深色蔬菜,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對健康跟皮膚都好,不過營養師也提醒,每個人體質不同,可根據個人狀況進行調整,並建議應從多元、多方面下手,才不會過與不及。
轉載自: 自由時報 時尚大道 2025.4.11